廁所里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連上廁所都不忘記帶上它,看微信、刷微博、有些人甚至打遊戲…

但在廁所裡玩手機是很危險的,除了手機可能滑落坑中帶來財產損失以外,對於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很大威脅的……

上廁所喜歡玩手機的人:

你的7個器官正慢慢受損

廁所裡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廁所裡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大腦

反應遲鈍、頭暈腦漲

人們蹲廁時玩手機,不自覺地就會延長時間,容易使血液向下流,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這就是為什麼久蹲後突然起立會出現頭暈腦漲的原因。

眼睛

近視、乾眼症

衛生間光線一般較暗,不適合看任何電子產品,尤其是孩子,如廁時近距離看手機會使眼睛始終處於緊張、用力的狀態,得不到充分休息,從而容易引起近視。

廁所裡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成人長時間盯著屏幕時,眨眼次數會減少1/3,從而導致眼球表面更多淚液蒸發,使眼球缺乏滋潤。

而淚液蒸發是導致乾眼症的主因之一,乾眼症最終會導致永久性眼損傷。

頸腰椎

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是頸椎病年輕化的重要原因。如廁時,身體會不自覺前傾,頸椎受到的壓力更大,導致頸椎前屈度發生變化,易引起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等。

尤其是蹲便,還會因腰椎缺乏足夠支撐,導致原有弧度被改變,讓椎間盤所受重力不斷增大,久而久之會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心腦血管

血壓升高、猝死

廁所是猝死率極高的危險地點之一,如廁時間過久,會讓風險驟增。

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令人惋惜的案例:一些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心腦血管病患者,由於在廁所長時間玩手機、看報紙,導致血壓升高、腦供血不足而誘發了急性心梗、腦中風甚至猝死。

一項實驗室數據顯示:排便時,腦動脈壓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

對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嚴重的心律失常,血壓驟升可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兩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平常體質比較弱的人,還存在血管調節反應差的情況,如廁長時間看手機、久蹲後突然站起,容易發生一過性腦缺血,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暈倒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肛腸

痔瘡、便秘

廁所裡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目前臨床已經證實瞭如廁時間久與痔瘡的因果關係,即使在沒有便秘的情況下,蹲廁時因為玩手機、看報紙導致時間過久的不良排便習慣,同樣可以促使痔瘡發生。原因主要有兩種:

肛墊下移

人體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層環狀的靜脈、平滑肌、彈性組織和結締組織組成的肛墊,肛墊本身有彈性收縮的作用,可以開閉肛管,控制排便。

但較長時間的腹壓升高,會導致肛墊彈性回縮作用減弱,失去原本的支撐,下移形成痔瘡。

便秘

玩手機必然會分散排便時的注意力,想便便的感覺不留神就錯過了,這樣就會導致便意遲緩或沒了便意,人為引起便秘。“便意”對於不少人來說很珍貴,一旦錯過,就可能再努力也排不出了。

對覺得排便困難的人來說,不要將進衛生間視為無聊或痛苦的事情,企圖通過閱讀或玩遊戲來消磨時間,越是這樣做,越會刻意抑制“便意”,導致條件反射消失,從而坐半天馬桶也無濟於事。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排便困難,或是習慣性便秘。

膝關節

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是人體中負重最大、運動最多的關節,人在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

深蹲垂直向下看,膝關節是超過腳尖的,增大了膝關節角,使後交叉韌帶和髕骨受力增加。

廁所裡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凡關節都由結締組織韌帶所連,韌帶在肌肉的兩端,而且血液循環較薄弱,人在久蹲後,內外側韌帶受力最大,加大了關節和韌帶的負擔。對於已經有退行性病變的人,建議上廁所別久蹲,最好選擇坐便。

肺部

易發炎

廁所裡別做這件事,很多人中招……都看吧

坐馬桶時,身體和有毒物質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空間,時間長了,這些毒氣會進入人體內,嚴重的還會引發各種炎症。從這個角度而言,排便也應追求“短平快”,儘量減少人體和有毒物質的接觸時間。

心理

注意力下降

上廁所玩手機圖的是休閒,卻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處理”狀態,長此以往會出現“注意力障礙”等心理問題。

大量的無效信息進入大腦,削弱了大腦對有用信息的處理能力,最終導致記憶力下降。

此外,離不開手機還會讓人處於應激狀態,外界一切變化隨時可以接收到,讓人難以安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