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共有網絡小貸53家,其中30家接入徵信系統

重慶共有網絡小貸53家,其中30家接入徵信系統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在官網發佈了近期徵信管理工作進展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重慶轄區共成立互聯網小貸公司53家,其中30家已獲批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簡稱“徵信系統”),佔比56.6%。

人行重慶營管部稱,在重慶良好的金融政策和徵信環境的支持下,阿里、百度、蘇寧、海爾等紛紛來渝設立互聯網小貸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在大量頭部企業在重慶獲批設立網絡小貸公司的背景下,人行重慶營管部在全國率先開展非銀行金融機構接入徵信系統,為中小微企業和公民融資提供支持。

此前,媒體曾經披露過人行重慶在2017年11月13日下發的《關於徵求修改意見的通知》(簡稱“通知”,見文章互聯網信貸徵信合規管理箭在弦上央行重慶近日下發監管文件(附政策原文件))。

該通知的下發機構為重慶銀行,重慶三峽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富民銀行,主城區各村鎮銀行,長安汽車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公司;陽光渝融信用保證保險公司,各相關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

重慶小貸公司人士曾透露,2017年9月14日、15日,人行重慶營管部曾面向部分小貸公司舉辦發放互聯網放貸機構徵信業務研討暨培訓會。人行重慶營業部參會名單顯示,參加該次會議的網絡小貸一共15家,分別是阿里、百度、蘇寧、海爾等。這15家網絡小貸大概率均已接入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據瞭解,上徵信一般有三種情況,具體需要看借款協議中實際放款方是否具備接入徵信的資質:

一、放貸機構本身已經接入徵信系統,如絕大多數銀行、全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少數信託公司,如馬上消費金融、中國銀行、渤海信託;

二、放貸機構未接入徵信系統,但通過聯合貸款模式與已經接入徵信系統的公司合作,實現接入徵信的目的,如京東金條授權上海銀行查詢;

三、放貸機構未接入徵信系統,但通過助貸模式與已經接入徵信系統的公司合作,實現接入徵信的目的,如明特量化、掌眾通過華融消費金融上徵信。

在2017年最末兩個月,人行層面下發了兩份文件,致力於保護個人隱私,對違規查詢並轉移個人徵信報告、未經批准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等情況進行摸底排查。隨著徵信系統的非銀機構接入數量日漸變多,徵信的震懾力對消費金融行業的機構和借款人都具有激濁揚清的作用,下面以對借款人的價值為例進行說明。

據一位上海市律師協會互聯網法律委員會委員稱,在中國,個人信息的法律內涵與外延分為三個體系:網信體系、人行體系和兩高體系。

網信體系: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住址、電話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等;

人行體系:個人身份信息、個人財產信息、個人賬戶信息、個人信用信息、個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等;

兩高體系:姓名、身份證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通信內容、徵信信息、住宿信息、交易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等。

從這位律協人士的分析可知,如果一家貸款機構違規查詢、轉移個人信用報告,借款人可以向人行和法院提起訴訟,保護自己的個人信用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