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祕(小提琴&中提琴)

上一期我們說了提高拉琴發音流暢性、歌唱性、音樂性最重要的“三換”中的“換把”部分,這一期我們將說到“換弦”,相對於換把,換弦和換弓直接與右手的運弓發音直接相關,所以對於聲音的決定性和毀滅性更加之大。好比

左手的動作可能影響到的只是聲音的一個連貫性、顆粒性、穩定性、音樂性等“好不好聽”的追求問題,而右手的動作會影響到拉琴“拉沒拉對”的本質問題。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很多提琴愛好者或琴童在平時練琴的時候發現在換弦的過程中,總是會碰到其他的弦造成一些噪音,換弦的動作忽大忽小,找不準換弦該對應的角度和位置。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情況就是換弦的過程中動作非常大而且總是使拙勁,換弦完全不考慮聲音好壞,很生硬的往另一個弦掰過去,使得每一次換弦都有一個坎,聲音都會突然出現一個很明顯的噪音,這兩個問題是屬於比較基礎的換弦問題。在有一定演奏基礎之後,會遇到換弦時聲音總是不能夠連貫的保持下來,在換弦的動作進行過程中聲音“跑風漏氣”,也就是在普通的運弓過程中都能保證結實飽滿,但在換弦的過程中會不規律的減弱或消失一部分聲音,這也是非常影響聲音流暢度和連貫性的一個點。

歸納來說,造成換弦不流暢而影響聲音質量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a. 換弦沒有平面的概念。其實拉每根弦都對應著一個平面,這個平面是可以在不碰弦的前提下有適當的角度範圍調整的,換弦其實是在換這個平面。

在沒有經過大量的練習之前,學琴者或琴童是無法對每個平面有一個肢體感知層面的印象的,只有大量的練習和老師正確的引導之後,才能對於各個平面和各個平面之間的轉換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b. 換弦的過程中右手給的力度不穩或鬆了。在我們換弦的時候,因為弦的平面變換了,因此會經歷一個平面之間的角度轉換,有一個高度差,我們需要很好的控制弓子使得在平面轉換的時候做到力度不變,這也是換弦比較難的一個地方。因為我們在換弦的時候不單胳臂的姿勢調整會影響到發音質量,弓子的重量和角度也會像槓桿似的影響到發音的聲音質量,所以如何控制這些動作變化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c. 換弦的過程中動作僵硬或動作過大,不會用柔和的方式來進行平穩轉換過度。這個因素有兩點,其一是右手動作僵硬,不能將胳臂和手腕分開做動作,而是胳臂動多大手腕也就動多大,也就帶著弓子動多大,不能把手腕當做一個緩衝的功能。其二是在平面轉換的時候不能提前準備將弓子準備到一個需要最小角度就能換弦的地方,同時手臂也準備到一個最方便換弦的角度,所以才造成了換絃動作過大。

換弦應該是什麼樣呢?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在我們換弦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力圖追求一種像大海中的波浪似的感覺,海水外表看似平靜盪漾,流暢延綿,實則海水底下波濤洶湧,暗潮湧動。我們換弦(換弓也如此)雖然不用這麼誇張,但是比較類似,讓觀眾表面看起來非常流暢放鬆,很自然的轉換就把弦給換了,但是運弓中一直存在一股暗勁,右手和右臂一直在給弓子一個持續的力量,這樣才能保證弓子的力度均勻,沒有跑風漏氣或突然一坎的聲音出現。其次,能夠做到"保持著勁悠著換弦"才是換弦最重要的地方。

那麼如何做才能使換弦平穩流暢呢?

(1) 建立每根弦對應的平面概念,換弦即是換平面。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拉每根弦其實都存在對應的運弓平面,這個平面可以進行適當的角度調整而不碰弦,我們腦海裡應該清晰的知道這四個平面分別對應著什麼樣的肢體狀態,右手運弓應該和琴絃應該呈什麼角度才能不碰弦的演奏,腦海裡首先得有這個平面的概念。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2)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換弦一定要"帶著勁換弦",也就是換弦這個姿勢進行的過程中右手手臂手腕手指給弓子的壓力要一直保持,一直有一個向下的壓力,這個勁不能松,一直帶著勁換過去,這樣才能保證拉出來的聲音不會有變輕或消失的地方,才能保證音樂之間的連續性和流暢性。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3) "換弦別用手臂掰過去",而是大臂首先帶動,小臂被動跟隨。換弦最為錯誤的方式就是手臂和手腕同時動,因為這樣會造成胳臂肘一大動,帶著手腕突然大幅度的一掰,這樣聲音想沒一個大停頓都難。而是應該在換弦快開始的時候,胳臂肘先換到新的平面對應的位置,然後手腕當做一個緩衝,慢慢的悠著勁控制著轉換過來,換的動作一定要用手腕去控制弓子,這樣才能做到換弦緩緩的進行。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4) 換弦爭取用最小的動作來完成。我們可以看出換弦雖然是一個大的轉換,但是也可以用很小的動作變化來完成。拉每根弦都有一個角度範圍,比如拉第二絃,我們即可以將角度傾斜到緊鄰第三絃的角度來拉,也能將角度傾斜到緊鄰第一弦的角度來拉。如果我們將換弦換到第一弦,那麼我們就逐漸往第一弦的角度靠,找到一個我們能控制住且不碰一弦的最近角度,到換弦的時候稍稍一傾斜弓子也就換完弦了

,這個動作非常小,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換弦的頓挫感。

(5) “換弦”和“換把”“換弓”都一樣,一定要有一個“提前量”,這個"提前量"反覆強調了很多遍,也就是換之前的那個音就已經開始為換弦做準備,胳臂肘提前到下一個音的平面角度、運弓在不碰弦的情況下往要換的弦那邊傾斜、換絃動作之前右手手腕或手指要提前適當給勁以便使聲音保持原來的音量和連貫性。

(6) 【高階段】換弦需要身體的幫忙。在我們拉了比較多年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身體的動作會很大程度幫助到我們拉琴,比如換弦如果往高音一弦來換的時候,帥帥的地挺胸,就會讓我們弓子很容易換到一弦並出非常結實的聲音,因為一挺胸,琴會往逆時針旋轉,這樣一弦就離弓子更近了,縮小了換弓距離。反之,如果要拉低音弦,身子一往前傾,四弦就旋轉到我們手邊了,這種方法適用於比較高水平的練琴者。

通過換弦改變拉琴發音質量的奧秘(小提琴&中提琴)

“三換”這是第二篇,本來想一次全說,字數實在太多了,所以“換弓”放到下期!最近文章總是不知為什麼不被收錄,各位可能不能看到所有相關文章,您可以在另一著名平臺關注同名作者的號來閱讀。

在我們學琴的過程中或演奏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方方面面的疑惑或問題,您可以隨時在私信中給我留言,我一有時間就會清晰詳細的回答問題,以便更有效的解決您的疑惑,可以是學琴經驗方面的、可以是考級比賽方面的、可以是中小學或大學藝術特長生招生方面的、可以是音基方面的、也可以是資源方面的,我都儘可能給予最大幫助,感謝您的閱讀和分享!

下一期:"三換"中最重要的“換弓”的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