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爲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書法之行書

行書在篆、隸、楷、行、草各書體中,易於書寫,鮮活靈動,可嚴謹也可自由發揮,因此成為日常書寫應用最廣泛的書體。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趙孟頫行書選自《行書名品》

據資料,行書大約產生於東漢晚期,傳為劉德升所創。從出土資料考察,西漢早期隸書已流露出近似於行書的趣味。東漢中晚期一部分碑帖中的文字,已帶有章草的波挑,除部分筆意還摻雜隸意外,很接近魏晉時期較為成熟的行書。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魏晉時期的行書筆法逐漸完善,書寫起來表情達性,成為名士們寄情抒意的重要方式。魏晉時期是行書發展的成熟期,以琅琊王氏書家群體為代表,有後來稱為“二王”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還有王珣等。王羲之創造了一種俊逸流便、秀潤典雅的新書風。自此,後世學行書無不取法“二王”,且無出其右,被譽為“書聖”。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王羲之的代表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還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及王獻之《鴨頭丸帖》(傳)《地黃湯帖》,王珣《伯遠帖》等等經典作品,成為後世臨摹的代表。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學行書,取法要廣泛

學行書僅學魏晉王羲之、王獻之,路子太窄,拓寬思路,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史上經典行書同樣不能錯過。

隋唐時期,行書雖以“二王”書風為宗,也受到了楷書潛移默化的影響,它的整體風格由瀟灑秀逸轉變成雄渾勁健。初唐歐陽詢的行書作品《卜商帖》《夢奠帖》和《張翰帖》保留了其楷書瘦勁挺俊的風貌,增加了靈動秀逸的神采;唐太宗李世民以帝王之尊打破書碑慣例,開啟了行書入碑的先河,《晉祠銘》氣格剛健,加上刻工手法洗練精緻,把行書牽絲映帶的寫法展露無遺;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誌》筆勢活脫、溫潤圓秀,晉人風韻可見一斑;李邕是行書入碑的積極踐行者,《李思訓碑》和《雲麾將軍碑》清厚互現,纖重相應,可堪稱道。盛唐時期,行書在顏真卿的筆下實現了飛躍。顏真卿的行書代表作《祭侄文稿》《爭座位稿》以及《祭伯父稿》,草情篆韻,筆墨酣暢,文翰雙美,也成為後世學行書臨摹對象。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柳公權的《蒙詔帖》剛柔兼濟,沉著蒼勁;杜牧的《張好好詩》逸筆草草,落落自得;楊凝式的《韭花帖》清和平遠,沉靜內斂。這一時期作品的格調與宋人所倡導的適意觀念非常契合。

至宋代,文人士大夫專尚韻意和趣味,形成了一種“尚意”書風。蔡襄渾厚整飭,蘇軾氣韻妍妙,黃庭堅奇崛縱橫,米芾沉著痛快,陸游縱逸灑脫。行書在宋代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學行書宋代也是不可忽略的時代。

書法至元代,趙孟頫倡導全面迴歸魏晉,在行書領域重建嚴謹的法度。他的行書深入右軍堂奧,盡得魏晉遺韻。《前後赤壁賦》風神雅緻,瀟灑流美;《閒居賦》筆意安閒,清新自然。鮮于樞《蘇軾海棠詩卷》豪健遒勁,逸態橫生。楊維楨《竹西草堂記題卷》和《城南唱和詩卷》跳蕩激越,欹倚雄宕。行書在元代復古的總旋律外,也能彈奏出一段段創變的華章。

明清兩朝的行書千姿百態。明代早、中期行書承繼元代復古書風的餘緒,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唐寅、董其昌,他們的行書秀潤典雅,靈動俊逸,端莊有度。明代中晚期,隨著書家個性精神的解放,形成了一股浪漫主義的書風,徐渭、黃道周、倪元璐、王鐸等人創作出一種縱逸奔騰、飛揚跳擲、奇態橫生的大幅式行草書。清代的行書呈現出一種多元取向的勢頭。由明入清的傅山、八大山人承接了晚明浪漫主義書風;隨著金石考究之學的興起,碑派行書家迅速崛起,趙之謙、何紹基等開創出雄強朴茂、碑帖結合的書藝之路。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行書名品》目錄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行書名品》目錄

文章所列舉的經典行書作品,均被選入《行書名品》,《行書名品》分上下兩冊,共計165件行書作品。看看目錄就知道書中有你關注的所以行書作品。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行書名品》上 下

以上是我國古代行書的發展軌跡。學習行書,應當以古代經典法帖為範本,選好與自己筆墨性情相適應的法帖,仔細揣摩,深入研究,“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務必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心手合一”才能“心手雙暢”。既能專精一家,也要融合眾長,“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行書名品》(上)節選

學行書僅學王羲之父子路子太窄,想成為行書大家這些經典不能錯過

《行書名品》(下)節選

可以說,這套《行書名品》(上、下)是你登上行書大家的基石,有了基石,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即便是不能成為行書大家,也得是名家吧,否則就說不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