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中華五千年絕無敵手,而這首顯殺戮氣息最重

李白的詩中華五千年絕無敵手,而這首顯殺戮氣息最重

禮拜,大家都知道,中國第一詩仙,其成就之高無人能及,遍攬上下五千年,沒有一個人能夠與李白在爛熳上一爭高下,所以李白也是爛漫的代名詞,然而你們不知道的是,李白其實也是一位仗劍行俠的劍客,一位充滿殺戮氣息的劍道王者。

李白的詩,不僅征服了當時的無數詩人,還征服了後世幾千年來的無數讀者,誰都被其中的波瀾壯闊所吸引,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首李白比較另類的詩歌,充滿了殺戮氣息的傳世之詩。

原文如下: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看看這霸氣的詩句,初讀來就感覺到了一股戰場悲涼之氣撲面而來。僅用短短的四句話就刻畫出了一個鐵血的將軍形象,如此生動美妙,這才是詩歌的最大魅力所在。

這是李白仿照漢樂府寫的一首從軍行,雖然說小編已經讀過很多描寫戰場的詩句,但是李白的讀來卻有一種不同的感覺。

我們看第一句:百戰沙場碎鐵衣。百戰沙場,古代的數字大多都是虛詞,三代表的是多,而百戰,可想而知,這位將軍經歷了多少次的生死廝殺,以至於一直佩戴的裝甲都被砍裂,唯有其身上的經歷戰場上無數刀兵刻畫出來的斑斑痕跡,顯示了這位將軍百戰的榮耀。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句詩又給我們描繪出了戰場的殘酷無情。

第二句:城南已合數重圍,解讀這首詩,我們需要了解一下背景,當時是在塞外,可能李白並沒有去過,但是憑藉他豐富的想象,還是能夠清楚的知道戰場上的嚴酷的,而當時塞外戰場已經是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候了,城池被重重包圍,城南本是通往關內的唯一生路,然而也被敵人派重兵把守,這種情況下,我們其實是可以感受到兵士們那種視死如歸的情緒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樣的一種霸氣,誰人不能感受的到呢?

第三句:突營射殺呼延將。“突”字在這裡其實用的非常的好,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就是突圍,第二重就是像尖刀一樣突出,直奔敵方大營,將統帥斬殺,這事何等的豪邁啊。

最後一句:獨領殘兵千騎歸。這一句是戰爭之後的描寫,“獨”“殘”“歸”給我們描繪的是一種英雄暮年,雖然說已經成功的斬殺地方大將,而且還成功的突圍,但是對於將軍來說,僅僅帶回來數千的殘兵,就是他的失職。這時候將軍應該是一個落魄的背影,他的內心其實是非常自責的。從“獨”字我們可以看的出來,這位將軍一時間接受不了大多士兵的死亡,所以自己一個人走一走平靜一下。

可是這位將軍能夠平靜嗎?當然是不能的,戰爭是殘酷的,沒有分出勝負之前,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會死,雖然說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去突圍,可是面對這樣一種情況,還是很淒涼的。

可以說,李白的這首詩是作者度過最具悲涼以及殺戮氣息的詩歌,現今分享給你們,希望大家都懂得,戰爭是殘酷的,從來沒有戰爭是不死人的,所以,我們要和平,將槍管熔鑄為鐵犁,是作者畢生的夢想。也藉著這篇文章,紀念一下為了中華而崛起,為了中國獨立自由而犧牲的偉大戰士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