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我在這裡,等風也等你

  1. 生產者-消費者模式是一個十分經典的多線程併發協作的模式,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能夠讓我們對併發編程的理解加深。所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實際上主要是包含了兩類線程,一種是生產者線程用於生產數據,另一種是消費者線程用於消費數據,為了解耦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通常會採用共享的數據區域,就像是一個倉庫,生產者生產數據之後直接放置在共享數據區中,並不需要關心消費者的行為;而消費者只需要從共享數據區中去獲取數據,就不再需要關心生產者的行為。但是,這個共享數據區域中應該具備這樣的線程間併發協作的功能:如果共享數據區已滿的話,阻塞生產者繼續生產數據放置入內;
  2. 如果共享數據區為空的話,阻塞消費者繼續消費數據;

在實現生產者消費者問題時,可以採用三種方式:

1.使用Object的wait/notify的消息通知機制;

2.使用Lock的Condition的await/signal的消息通知機制;

3.使用BlockingQueue實現。本文主要將這三種實現方式進行總結歸納。

1. wait/notify的消息通知機制

1.1 預備知識

Java 中,可以通過配合調用 Object 對象的 wait() 方法和 notify()方法或 notifyAll() 方法來實現線程間的通信。在線程中調用 wait() 方法,將阻塞當前線程,直至等到其他線程調用了調用 notify() 方法或 notifyAll() 方法進行通知之後,當前線程才能從wait()方法出返回,繼續執行下面的操作。

wait

該方法用來將當前線程置入休眠狀態,直到接到通知或被中斷為止。在調用 wait()之前,線程必須要獲得該對象的對象監視器鎖,即只能在同步方法或同步塊中調用 wait()方法。調用wait()方法之後,當前線程會釋放鎖。如果調用wait()方法時,線程並未獲取到鎖的話,則會拋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異常,這是以個RuntimeException。如果再次獲取到鎖的話,當前線程才能從wait()方法處成功返回。

notify

該方法也要在同步方法或同步塊中調用,即在調用前,線程也必須要獲得該對象的對象級別鎖,如果調用 notify()時沒有持有適當的鎖,也會拋出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該方法任意從WAITTING狀態的線程中挑選一個進行通知,使得調用wait()方法的線程從等待隊列移入到同步隊列中,等待有機會再一次獲取到鎖,從而使得調用wait()方法的線程能夠從wait()方法處退出。調用notify後,當前線程不會馬上釋放該對象鎖,要等到程序退出同步塊後,當前線程才會釋放鎖。

notifyAll

該方法與 notify ()方法的工作方式相同,重要的一點差異是: notifyAll 使所有原來在該對象上 wait 的線程統統退出WAITTING狀態,使得他們全部從等待隊列中移入到同步隊列中去,等待下一次能夠有機會獲取到對象監視器鎖。

1.2 wait/notify消息通知潛在的一些問題##

1.notify早期通知

notify 通知的遺漏很容易理解,即 threadA 還沒開始 wait 的時候,threadB 已經 notify 了,這樣,threadB 通知是沒有任何響應的,當 threadB 退出 synchronized 代碼塊後,threadA 再開始 wait,便會一直阻塞等待,直到被別的線程打斷。比如在下面的示例代碼中,就模擬出notify早期通知帶來的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示例中開啟了**兩個線程,一個是WaitThread,另一個是NotifyThread。NotifyThread會先啟動,先調用notify方法。然後WaitThread線程才啟動,調用wait方法,但是由於通知過了,wait方法就無法再獲取到相應的通知,因此WaitThread會一直在wait方法出阻塞,這種現象就是通知過早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解決方法,一般是添加一個狀態標誌,讓waitThread調用wait方法前先判斷狀態是否已經改變了沒,如果通知早已發出的話,WaitThread就不再去wait。對上面的代碼進行更正: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這段代碼只是增加了一個isWait狀態變量,NotifyThread調用notify方法後會對狀態變量進行更新,在WaitThread中調用wait方法之前會先對狀態變量進行判斷,在該示例中,調用notify後將狀態變量isWait改變為false,因此,在WaitThread中while對isWait判斷後就不會執行wait方法,從而避免了Notify過早通知造成遺漏的情況。

總結:在使用線程的等待/通知機制時,一般都要配合一個 boolean 變量值(或者其他能夠判斷真假的條件),在 notify 之前改變該 boolean 變量的值,讓 wait 返回後能夠退出 while 循環(一般都要在 wait 方法外圍加一層 while 循環,以防止早期通知),或在通知被遺漏後,不會被阻塞在 wait 方法處。這樣便保證了程序的正確性。

2.等待wait的條件發生變化

如果線程在等待時接受到了通知,但是之後等待的條件發生了變化,並沒有再次對等待條件進行判斷,也會導致程序出現錯誤。

下面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異常原因分析:在這個例子中一共開啟了3個線程,Consumer1,Consumer2以及Productor。首先Consumer1調用了wait方法後,線程處於了WAITTING狀態,並且將對象鎖釋放出來。因此,Consumer2能夠獲取對象鎖,從而進入到同步代塊中,當執行到wait方法時,同樣的也會釋放對象鎖。因此,productor能夠獲取到對象鎖,進入到同步代碼塊中,向list中插入數據後,通過notifyAll方法通知處於WAITING狀態的Consumer1和Consumer2線程。consumer1得到對象鎖後,從wait方法出退出,刪除了一個元素讓List為空,方法執行結束,退出同步塊,釋放掉對象鎖。這個時候Consumer2獲取到對象鎖後,從wait方法退出,繼續往下執行,這個時候Consumer2再執行lock.remove(0);就會出錯,因為List由於Consumer1刪除一個元素之後已經為空了。

**解決方案:**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Consumer2報異常是因為線程從wait方法退出之後沒有再次對wait條件進行判斷,因此,此時的wait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解決辦法就是,在wait退出之後再對條件進行判斷即可。

上面的代碼與之前的代碼僅僅只是將 wait 外圍的 if 語句改為 while 循環即可,這樣當 list 為空時,線程便會繼續等待,而不會繼續去執行刪除 list 中元素的代碼。

總結:在使用線程的等待/通知機制時,一般都要在 while 循環中調用 wait()方法,因此xuy配合使用一個 boolean 變量(或其他能判斷真假的條件,如本文中的 list.isEmpty()),滿足 while 循環的條件時,進入 while 循環,執行 wait()方法,不滿足 while 循環的條件時,跳出循環,執行後面的代碼。

3. “假死”狀態

現象:如果是多消費者和多生產者情況,如果使用notify方法可能會出現“假死”的情況,即喚醒的是同類線程。

原因分析:假設當前多個生產者線程會調用wait方法阻塞等待,當其中的生產者線程獲取到對象鎖之後使用notify通知處於WAITTING狀態的線程,如果喚醒的仍然是生產者線程,就會造成所有的生產者線程都處於等待狀態。

解決辦法:將notify方法替換成notifyAll方法,如果使用的是lock的話,就將signal方法替換成signalAll方法。

總結

在Object提供的消息通知機制應該遵循如下這些條件:

  1. 永遠在while循環中對條件進行判斷而不是if語句中進行wait條件的判斷;
  2. 使用NotifyAll而不是使用notify。

基本的使用範式如下: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1.3 wait/notifyAll實現生產者-消費者

利用wait/notifyAll實現生產者和消費者代碼如下: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輸出結果: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2. 使用Lock中Condition的await/signalAll實現生產者-消費者

參照Object的wait和notify/notifyAll方法,Condition也提供了同樣的方法:

針對wait方法

void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當前線程進入等待狀態,如果其他線程調用condition的signal或者signalAll方法並且當前線程獲取Lock從await方法返回,如果在等待狀態中被中斷會拋出被中斷異常;

long awaitNanos(long nanosTimeout):當前線程進入等待狀態直到被通知,中斷或者超時;

boolean await(long time, TimeUnit unit)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同第二種,支持自定義時間單位

boolean awaitUntil(Date deadlin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當前線程進入等待狀態直到被通知,中斷或者到了某個時間

針對notify方法

void signal():喚醒一個等待在condition上的線程,將該線程從等待隊列中轉移到同步隊列中,如果在同步隊列中能夠競爭到Lock則可以從等待方法中返回。

void signalAll():與1的區別在於能夠喚醒所有等待在condition上的線程

也就是說wait--->await,notify---->Signal。

如果採用lock中Conditon的消息通知原理來實現生產者-消費者問題,原理同使用wait/notifyAll一樣。直接上代碼: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3. 使用BlockingQueue實現生產者-消費者

由於BlockingQueue內部實現就附加了兩個阻塞操作。即當隊列已滿時,阻塞向隊列中插入數據的線程,直至隊列中未滿;當隊列為空時,阻塞從隊列中獲取數據的線程,直至隊列非空時為止。可以利用BlockingQueue實現生產者-消費者為題,阻塞隊列完全可以充當共享數據區域,就可以很好的完成生產者和消費者線程之間的協作。

可以看出,使用BlockingQueue來實現生產者-消費者很簡潔,這正是利用了BlockingQueue插入和獲取數據附加阻塞操作的特性。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每日分享」一篇文章,徹底弄懂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關於生產者-消費者實現的三中方式,到這裡就全部總結出來,如果覺得不錯的話,請點贊,也算是給我的鼓勵,在此表示感謝!

鏈接:https://juejin.im/post/5aeec675f265da0b7c072c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