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 行測題型

眾所周知《行測》科目佔據了公務員考試的半壁江山,在短期內想要將行測成績提高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你需要足夠了解《行測》這門科目:

行測包含了哪些題型

《行測》是一種職業能力測試,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這五個方面。

行測歷年題型題量分析

年份 總題量 常識判斷 言語理解 數量關係 判斷推理 資料分析

2018年(省級)135題 20題 40題 15題 40題 20題

2018年(地市)130題 20題 40題 10題 40題 20題

2017年(省級)135題 20題 40題 15題 40題 20題

2017年(地市)130題 20題 40題 10題 40題 20題

2016年(省級)135題 20題 40題 15題 40題 20題

2016年(地市)130題 20題 40題 10題 40題 20題

2015年(省級)135題 20題 40題 15題 40題 20題

2015年(地市)130題 20題 40題 10題 40題 20題

由以上可知,近幾年國考行測真題卷題型題量均沒有變化,具體試卷內容上,通過分析2018年國考行測真題試卷可知,省級與地市級的主要區別在於:常識判斷部分有後10道題不同,其中地市級試卷常識後10道題考查的全部是法律知識;言語理解部分後10道題,省級試卷為兩篇文章閱讀題,地市級試卷為選詞填空與片段閱讀;數量關係部分省級比地市級多5道題;判斷推理部分最後5題不一樣;資料分析部分一樣。考生在備考時一定要做真題卷,充分發揮真題的作用。

公務員考試 行測題型/題量介紹!


行測複習你需要這樣做

1、制定合理的計劃

建議各位考生,每日的計劃更多的應該以內容為標準,而不是以時間,例如:每天XX道數學題。這種形式的安排就會使計劃可以得到有效的執行,也能夠得到一步步的提高。

2、薄弱環節逐個擊破

在一輪基礎複習後,建議考生可適當將重心轉移到實戰技巧方面,發現自己比較薄弱的環節,並針對該環節進行突擊。本階段要重點通過做題對自己薄弱環節進行補救。題目一定要做,切不可眼高手低,認為太過簡單而動手,也不要先入為主地認為題目難,給自己做題設置太多的心理障礙。

3、行測刷題重在堅持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剛開始複習時動力十足,每天刷題刷到停不下來,可是時間久了以後就會慢慢懈怠,埋身題海確實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考生們要適量且講求方法,才能一直堅持。建議考生們不要去大面積地亂做題,最好選擇相對權威的題庫來鑽研,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測衝刺你應該這樣做

1、抓住重點,分清主次

就複習方法而言,平均分配時間的做法是不科學的。行測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考查的知識面廣泛,作答時間有限,考生在複習中追求面面俱到的結果往往是“面面不到”。因此,在此關鍵時刻,重點就是要在複習時抓住重點,分清主次,決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在這最後的複習階段,建議這時候應該抓住重點,研究能在考前幾天快速提升的專題、專項,比如常識部分、言語理解部分、資料分析部分以及數學運算中相對簡單的題型。大家應該作為重點,至於其中我們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提升的題型我們可以稍微有所放緩。

2、查漏補缺,溫故知新

考前幾天,複習時間有限,考生不需要做很多新題了,可以把以前做過的題目拿出來翻看或是重做,最重要的是要對之前備考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再做這些題目的時候,可能會有新的解題方法或者快速解題的技巧,一定要注意多總結。

對以往的錯題進行回顧複習,查缺補漏,同時鞏固記憶知識。例如言語部分,抓住首末句或者關鍵詞,可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如果考生還未進行針對性備考(當然這類考生是在少數),建議考生馬上了解真題,並且根據歷年考試真題來把握考試內容,以此做到“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3、實戰模考,調整狀態

在按部就班實行日常複習計劃的同時,公考通建議時間充裕的考生可採用實戰模考模式進行復習,即將自己的作答時間調整到與國考時間(上午9:00—11:00)一致,以培養思維的敏感度,快速適應真考環境。考前幾天通過1-2套的模擬試卷練習,並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安排進行實戰模考,可以提前適應考場氣氛和考試節奏,有利於掌握答題時間,既消除了考生在考場中由於時間控制不好造成的緊張情緒,也可以讓考生及時發現自己在實戰中可能會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應對。

最後,相信考生們經過認真努力的複習與準備,一定會在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備戰公考免費直播課程每天都有哦~地址在下面評論中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