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祕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時光不曾遺忘,周蕙已然重生


前不久因為一首久而未聞的張學友的粵語老歌《夢中的你》,突然來了興致,便創建了一個歌單,將那些被我的播放器遺忘了很久的曾經的心水粵語老歌逐一拾起,全部創建完畢,忽然發現,歌單中的絕大部分歌曲來自於上世紀70-90年代的香港,於是靈光一閃,便給這歌單起了個名字,叫“我的黃金時代”。是的,那個時期的香港歌壇,不僅是我最鍾愛的,同時亦可謂是領整個華語樂壇之先,無論是粵式小調,影視配歌,勁歌金曲,總給人一種打造精良富麗堂皇的時髦潮流之感。只是在進入新舊世紀交替之際,這黃金竟然不知不覺中就褪去了昔日的色彩,到如今更是冷淡淍敝的可以,幾乎完全成了如今的90,95後被耳朵遺忘的角落。

臺灣歌壇倒是一直都在與時俱進,始終在華語樂壇佔著一方穩穩的位置,一方面固然是佔了語言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因其並未像香港歌壇那樣於新世紀之初便開始出現人才斷檔的窘境,反倒一直都是能人輩出承前啟後的,縱使當下華語市場的主場早已北移到內地,臺灣樂壇卻一直都沒失了面子。只是,面沒有經歷過那些年代的人自然不會關心這樣的問題,而就算是從那些年代走過來的人,怕是也快將那味道同當年的磁帶錄音機一起,封存在年久失修的記憶倉庫裡了吧,非得要有某一個偶然的觸點引發,才能重新喚起吧。


也是巧了,就在“我的黃金時代”歌單剛建完沒兩天,我就又聽到了《夢裡有你》這首歌的臺灣國語原版,也是堪稱華語樂壇一代宗師級別的臺灣著名音樂人周治平的代表作《夢不到你》,只是這一次聽到的版本也是周姓歌手演唱的,卻不是原作者周治平本週,而是比他晚出道近20年的後輩周蕙重新演繹的版本。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周蕙這次重新演繹的,也不只是《夢不到你》這一首歌,而是十首歌,都來自那個快要被我們遺忘的樂壇“臺灣時代”,而這十首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叫做《不被遺忘的時光》,這一下子,就把那點快要遺忘掉的臺灣味道,全都串起來了。

讓我眷戀的那種臺灣味道是什麼味道?它同樣也來自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之間,甚至還要更早一些。既然我用了“黃金時代”來形容那個時期的香港歌壇,我就更願意於用“白銀時代”來形容同時期的臺灣歌壇,而彼時歌壇的臺灣味道,也正是散發著類白銀的氣味。白銀即銀,因其色白,俗稱白銀,質軟,永遠閃耀著月亮般的光輝,寓意“明亮”,常用來形容清白而有光澤的東西,雖然不像黃金那般有逼人的光芒和氣勢,卻自有一番潤澤而脫俗的光輝和氣韻,正像那個時代流傳過來的臺灣歌,大多有著現代文學氣息的歌詞,浪漫而美好的旋律,清新怡人。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譬如周蕙這張《不被遺忘的時光》專輯開篇之作《偶然》,即選取徐志摩的同名詩作為詞,由它的原唱者陳秋霞於1975年譜曲而成。而收尾的《被遺忘的時光》同樣出自於上世紀70年代,由當時的民歌天后蔡琴於1979年首唱。這兩首歌也基本能代表7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的一種典型味道:文學筆風的歌詞配以唯美雅緻的旋律,以及歌手充滿人文氣息的演唱,這種味道的起源,顯然跟發起於70年代的臺灣校園民歌運動相關,從這場運動開始,臺灣才開始有了自己真正的原創流行音樂,後來撐起臺灣流行音樂大片江山的大批代表性唱將來誕生於這場運動以及它的後續活動中,譬如蔡琴齊豫潘越雲羅大佑等。雖然這場運動在80年代初期便進入尾聲,但它卻深深影響了之後的臺灣流行音樂創作的風格走向和審美意識,儘管進入80年代之後,臺灣流行歌曲的歌詞創作中的書卷氣息卻逐步淡化,文字風格更為親和自我更為口語化,但對詩意審美的追求卻一直並未放鬆,而旋律的流暢輕鬆與意境意識的唯美態度也一脈相承,如同樣收錄在周蕙此次翻唱名單裡的蘇芮1984年的作品《心痛的感覺》和黃鶯鶯1989年的作品《夢不到你》皆是如此,正是大批這樣作品的湧現,讓臺灣的流行歌曲在華語樂壇如一股怡人的清流,汩汩地從耳朵流進心田,讓人慾罷不能。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但臺灣的味道也並非只有一味的清爽之風。早在臺灣民歌運動興起之前 ,臺灣的流行音樂更多崇尚拿來之風,一方面是拿老上海傳承下來的摩登歌曲,一方面在各地民間歌謠基礎上重新以現代手法加工的小調歌曲,還有一方面則是承襲日據時代而來的日本酒廊歌廳演歌之風,當然,此時西洋歌曲對臺灣年輕人的影響也日漸深重,如我們深愛的華語歌壇重將蘇芮在遇到電影《搭錯車》之前就是一直在pub裡演唱西洋歌曲為生的。這些拿來之風也並未因為崇尚自主原創的民歌運動興起之後便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是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甚至相互融合,畢竟,音樂千姿百態,只要好聽就不會有人拒絕。這些,在周蕙的這張《不被遺忘的時光》裡,皆有所體現,譬如張琍敏的《再看你一眼》和姚蘇蓉的《今天不回家》便是承襲老上海的摩登之風,甄妮的《海蜇山盟》和鄧麗君的《千言萬語》便是傳統音律意境與西洋曲式結構相結合的佳作,曾在日本樂壇雄霸多年的歐陽菲菲的代表作《愛的路上我和你》便是改編自一首日本歌曲《Sexy Bus-Stop》,而另一首膾炙人口的《愛你在心口難開》則是改編自一首六十年代的英文金曲《More Than I Can Say》,被依風填上中文歌詞之後,率先有江玲唱出,而鳳飛飛於1981年又重新詮釋此曲,其熱辣之風再度燃燒整個寶島,並傳至內地,被張薔等歌手唱成1985-1986年間最為風靡的時髦金曲。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而這些臺灣歌壇最初的繁榮景象,臺灣歌壇堪稱生命之源的古早味道,就這樣藉著周蕙的這張《不被遺忘的時光》,與曾經被它們沉醉過的耳朵久別重逢,一首一首聽來,每一種味道都不曾遺忘,也沒有遺漏。

感謝周蕙。


只是且慢。

《不被遺忘的時光》裡收錄的上世紀60-80年代臺灣十位最經典女歌手的這十首代表作品,雖然字裡行間,每個音符每段旋律都分明是當年的模樣,只是這歌的味道,怎麼卻沒有一首恰似當年呢?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譬如第一首《偶然》,當年陳秋霞的吟唱,真的端如青天白日之下,飄浮於無際空中的一片白雲,而周蕙這次讓我們聽到的,更像是紅酒杯底的一段雲的投影,更像暗夜裡被心事投影的波心,不復當年陳秋霞那般的清爽利落,卻在濃濃的爵士風情下唱得心事瞳瞳,愁意朦朧。

再譬如這十首歌曲中當下流傳度最高的那首《被遺忘的時光》,蔡琴曾經唱的那樣的從容淡定,分明是經歷過飽滿壯闊人生下的釋懷,而周蕙的聲音勾勒出的,卻如同一個形單影隻的落寞女子,揪著自己脆弱的心痛。

而姚蘇蓉的那首《今天不回家》,原本就夠歡快熱烈的了,這一次周蕙卻似將它完全解構出更為豐富的層次,從開始西班牙吉他的撩撥,繼而搖擺的節奏由柔緩的敘述到俏皮的追問,中間還引入了MATZKA的雷鬼說唱,更為生動時髦。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看來,周蕙的這次復刻經典計劃,絕非僅僅只是想要復刻而已,重生的企圖顯然更為明顯。從專輯的文案和製作名單可以看出,王治平、Martin Tang、溫奕哲、蘇珮卿、張祖誠等優秀音樂人組成的豪華製作團隊,周蕙和她所在的華研唱片對於這一次的經典復刻重生計劃是做了相當充足而豐厚的投入。

重生的必由之路,定是要令其與當下的環境發生有機的關聯和融合,為舊的生命注入新時代的意識,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周蕙會對這十首已成經典模板的歌曲做如此大刀闊斧的修整與改編,優雅的爵士風情、俏皮的雷鬼風格更有神秘的拉丁情懷,適時地跳進那些舊日的旋律和音符之間,重生的,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音樂風情風貌,更是一個曾經被我們低估甚至忽略的周蕙。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是的,你應當記得周蕙這個名字,一想起這個名字,便會想起一位只出聲不露面的歌手和一副空靈飄緲的聲音。而聞名不如見面,一直沒怎麼見過面的人,若自己都不夠活躍,被人習慣性的遺忘也都在情理之中。但這一次,周蕙大大方方地露面了,一舉剪去留了十年的頭髮,從前只敢以漫畫形象示人的她,這次在時尚大師陳孫華的重新改造之下,竟然以十分亮眼的復古摩登造型,赫然端坐於強烈的色塊之中,彷彿你從來不曾真正完整地認識過她,即便是你自認為熟悉的她的聲音,也不再只一味空靈飄緲,也會時而憂鬱時而熱烈時而性感,也會有歡快而明豔的色彩。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所以,重生的,不僅僅只是一段臺灣流行音樂的味道,更是一個呈現出更豐富可能性的周蕙。她也曾經是臺灣歌壇一件低調而潤澤的白銀飾品,如今,她已經重生成一道夜色中閃亮的霓虹,照亮了一片舊的時代,也照出一段新的未來。

恭喜周蕙。

是一段怎樣的時光?竟然令神秘了21年的周蕙終於捨得高調拋頭露面

PS:

試聽周蕙最新專輯《不被遺忘的時光》,請點擊如下鏈接:

https://music.163.com/#/song?id=8646478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