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大家早已習慣以“19.9元”等低價在網上買票看電影了,9月13日,一則“票補10月1日取消”的消息開始在微博和朋友圈傳開。票補的紅利不在,意味著觀眾就要全價觀影,看電影的積極性難免要受影響,電影行業也將會迎來鉅變。記者隨後致電青島各大電影院線及第三方購票平臺獲悉,目前尚未接到通知,至於將如何應對,大多負責人對此避而不談,以“公司公告為準”。

取消票補?

正式文件尚未下發

2018年春節檔,我們告別了9.9元的超低價電影票;即將到來的國慶檔,我們或許將正式告別19.9元的相對低價電影票。9月13日,網傳國家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針對票補、預售、結算及購票服務費的相關新政。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如此,意味著20元以下的票價將消失,自2014年開始影響電影市場的線上票補手段成為歷史。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消息讓很多院線和第三方平臺“懵圈”,畢竟這兩方受到的衝擊最大。

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記者聯繫青島萬達影城、SFC影城、大商影城及票務平臺淘票票和貓眼電影等負責人獲知,目前電商平臺、院線方都暫未收到確切通知,不過有的已經從“朋友圈”看到所傳相關信息,但條款的細節是否調整以主管單位公告為準。大商影城的張文家透露,9月12日中午突然各個群都在轉發這一消息,儘管正式文件尚未下發,經過一天的發酵,現在很多自媒體已經發了這一消息。

從網上所傳的消息獲知,按照“新政”,包括: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週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各方觀望

線下影院將備受考驗

“票補”是隨著互聯網行業進入電影產業而發展起來的。所謂“票補”是指片方拿錢補償給發行渠道。製片方會將票補分發給售票網站,讓他們低價銷售電影票。從《變形金剛4》開始,多家電商開始推出“票補”後的低價票。

低票價自然吸引了很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既培養了觀看電影的習慣,當然對票房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最瘋狂的是2015年中國電影的440億元電影票房中,有30億到50億元是來自票補。在青島,雖然還沒有發佈過票補的所佔比例,很難拿到具體數據,但張文家透露,現在新片基本都是19.9元,只有個別小體量影片不做投入。

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張文家認為,如果確定實施新規,影院方面肯定是按照新的要求來執行。影院票價一直以來都不會低於最低票價要求,一旦取消補貼,呈現出來的都是原票價,至於提價現在還沒有考慮,看市場大環境,目前大家還都處在觀望階段。“真的實行,觀眾以後在線上肯定從中不會再受益,可能更側重線下,考驗的是影院啊!”

對於貓眼和淘票票來說,之前線上購票的總服務費用約為7元(包括服務費和手續費),而現在電影局的規定只能收取2元,其中電商平臺和售票系統各得1元。服務費的大幅下降,可能會使電商平臺的這一部分收入和利潤隨之大幅下降。萬達影城、SFC影城及票務平臺淘票票和貓眼電影對於“票補取消”的消息,都表現出“不方便說”的態度,“等消息確定了再說,總公司屆時會統一發布信息。”

遏制爛片?

票補可“綁架”排片率

愈演愈烈的票補大戰同樣讓正常的電影市場競爭開始變味。“票補”說到底畢竟是一種依託於“利益刺激”的營銷方式,因為這一紅利,不少“爛片”也鑽了這一空子,質量不高也能在排片上佔盡便宜。反倒是一些質量和口碑雙高的小成本影片或者文藝片,因為無法享受“票補”,進不了重要檔期,排片上更是沒有任何優勢。

張文家承認存在這一現象,現在大多數電影在宣發費用上都預留一部分票補,主要是希望用前三天的低票價吸引觀眾,從而在未來院線的排片上佔有一定優勢。取消“票補”是否能夠遏制爛片?“所謂爛片,大部分也是跟後期口碑發酵觀影的人有關,觀眾有很多都是兩極分化,片子本身太爛,有的人就想買票看看到底有多爛。”

票補取消19.9元電影沒了?青島院線尚未接到通知


首當其衝

國慶檔電影或迎挑戰

不再用高額票補來綁架排片率,小成本電影能迎來“內容為王”的春天嗎?新政到底是“利好”,還是“重擊”?取消票補、擠掉泡沫後,最明顯的市場反應就是預售票房將直線下降,尤其是三大黃金檔期。即將到來的國慶檔影片,張藝謀導演的《影》、周潤發主演的《無雙》以及《古劍奇譚》《悲傷逆流成河》等成為接受挑戰的第一批影片。有業內人士預測,取消票補後,連大製作《影》票房都很難過十億。

相比較大多數電影人的“觀望”狀態,微博網友和眾多自媒體反應更大,更多觀眾曬出“票補最後一月”的網購票根。網友“先生達文西”發微博認為,“宣發將重鋪地網,影院發展會員。儲備營銷人才,票補轉向影院。對私營影城不一定是好事兒,但一定是傳統發行的春天。”也有觀眾則發微博表示,“我和電影院的緣分就到這兒了!”

新麗電影總裁李寧接受採訪時表示支持取消票補,他認為,電影宣發費用近幾年直線上升,“動不動一個電影的宣傳費用就要上億元,有時做個動畫預演的費用也達到千萬級別”,而互聯網平臺早已不再幫助製片方分攤宣發成本,反而把所有成本都轉嫁給了製片方,宣發成本跟影片的製作成本一樣,全由製片方承擔。

淘票票總裁李捷則認為,新規短期對第三方票務平臺確實不利,但長遠來看是好事。他認為,政策會讓行業“迴歸內容質量和平臺產品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