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紅河|石屏:「創城」宣傳三部曲 傳播文明好聲音

文明城市是對一個城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水平的評價,是城市現代化的主要標誌,是全面反映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榮譽稱號。為全面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石屏縣採取了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宣傳形式,引導全縣各族幹部群眾都自發參與到創建工作中來,掀起了一股創城熱潮。

這幾天,在縣城主要街道組織巡查,幾乎成了石屏縣文明城市創建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馬上面臨考核,大家都鼓足了勁兒,力爭中捧回今年的省級獎盃。

石屏,素來享有“文獻名邦”之稱。自明清以來,袁嘉穀、楊春洲、李喬等先賢脫穎而出,文風日盛,名冠滇南,為雲南的近現代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從古至今,時代在變,但石屏人勤勞、奮進的優良傳統沒有變,對於石屏人來說,“文明城市”的稱號,不僅是連接歷史與現在的紐帶,更是新時代賦予石屏的最高榮譽。

如何讓市民們在“創城”工作中發揮主人翁作用?以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公共宣傳為主要抓手,石屏讓全縣的每個角落,都傳遞出“創城”聲音。

街道上精心設計的創城標語和公益廣告,營造了創城行動人人有責、無處不在氛圍。由石屏縣創建辦牽頭,相關單位配合,以創建文明城市公益性標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內容,全縣共計新建單立柱、大型戶外宣傳牌7架,縣城區跨街宣傳廣告20座,路牌宣傳欄137個、果皮箱宣傳牌104個,燈杆道旗227架,牆體宣傳3034.8㎡,堅持全方位協調宣傳,讓省級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環繞群眾生活的各個角落。

暑假期間,石屏縣最熱鬧的不再是學校,而是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活動課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課餘生活。

石屏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主任 李福元:在平時進行的培訓、活動,以及我們的夏令營活動中,我們都非常地注重孩子的文明禮儀的養成,比如說做自己能做的事,隨手撿垃圾,清理自己的位置啊,不破壞公務啊,上下樓梯靠右行等等這些習慣,我們活動中心都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0155

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商戶“五進”活動的多層次立體宣傳,從上到下,石屏縣真正做到讓每一位市民瞭解 “創城”,支持“創城”。

在縣城所在地異龍鎮組織幹部職工和社區同志分片區進區60次,入戶1160戶,合理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海報,做到家喻戶曉;組織對各機關發放《石屏縣創建雲南省文明縣城宣傳手冊》6000餘冊,引導幹部職工帶頭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發動學校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創建活動,通過上宣講課,共發放倡議書7741份,讓學生加強自律,爭做文明人,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石屏高級中學高三學生 呂世傑:平時在上課的時候或者班會的時候,我們老師會教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引導我們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做一個縣城文明的實踐者。

紅河州民族師範學校學生 孫雪芹:從我做起,修身律己,從身邊做起,共建共享文明縣城的志願者。

石屏縣還組織開展創城知識競賽,培育市民的創城榮譽感;利用政府門戶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媒體平臺宣傳貫徹文明縣城創建各項政策;招募創城工作志願者數千名......不斷創新群眾參與形式,多聲部合力宣傳,引導市民將創城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齊聲唱響創城工作“高聲部”。

中共石屏縣委宣傳部部長 周瑞:全縣上下,次序井然,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通過開展創建工作,有力地促進了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無論成功與否,創建過程本身對於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塑造良好社會風尚都具有重要意義。以創建評選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石屏縣將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獻名邦 山水田城”的綠色生態城市形象名片,讓石屏因文而明,因文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