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合作 新發展 推開新時代杭州之「窗」

新时代 新合作 新发展 推开新时代杭州之“窗”

記者 鄭承鋒 攝

杭州,山水形勝的人間天堂,人文熾盛的江南古城。賡續千百年的沉澱,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她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開放包容。

歷史,留給杭州的是豐沛迷人。現實,杭州呈現給世界的是勃勃生機。如今的杭州正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窗口。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新時代、新合作、新發展。昨天,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率領的杭州代表團抵達香港,將在香港、澳門開展以經貿、文化、旅遊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交流合作,開創新時代杭港澳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杭州代表團訪問港澳之機,且讓我們推開這扇新時代的杭州之“窗”,展示這裡山水相依、湖城合璧、擁江而立的城市風貌,展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活力,展示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的別樣韻味,展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樣本的勃勃生機。讓我們一起,透過杭州這個“窗口”,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無盡魅力。

回顧來路、眺望前程,以歷史為縱軸、以時代為橫軸,杭港澳在潮平岸闊中居高聲遠,在開放先行中升級提檔,在面向世界中揚帆領航,一起攜手同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創造新的光榮與夢想。

打造世界級濱水區域 擁江發展,續寫偉大江南畫卷

目標:著眼杭州全市域、聚焦主軸錢塘江,努力把錢塘江沿線建設成為世界級濱水區域,推動杭州市域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

世界名城大多依水而建,傍水而興,因水而名。杭州既擁有水光瀲灩的西湖和千里通波的大運河,也擁有大潮奔湧的錢塘江。千百年來,杭州人在錢江兩岸描繪了燦爛的人類文明。而今日錢塘江,從歷史長河中噴薄而出,成為杭州城市發展的重要軸帶。

235公里,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接力奔流,一脈相承,成為滋養杭州的母親河。杭州全面推進擁江發展行動,以境內235公里錢塘江為主軸,堅持生態優先全域統籌,高標準實施錢塘江綜合保護與利用工程,圍繞“三江兩岸”打造城市帶、產業帶、交通帶、景觀帶、生態帶和文化帶,完善“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生態型”城市框架,實現跨江發展向擁江發展的大跨越。推動城市佈局從“三面雲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過”蝶變。

生態保護與建設專項規劃,綠道系統專項規劃,文化發展規劃……一項項規劃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杭州以超前規劃的戰略勇氣和膽魄,將錢塘江由“城邊江”變成“城中江”,“枕錢塘”日漸變為“擁錢塘”;紅豆樹、浙江楠、銀杏等珍貴樹種正在錢江世紀城亞運林茁壯成長,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出現一個4000多畝的生態綠環,錢塘江沿線將成為一個山水相望的大花園;逆江而行,近200公里之遙的錢塘江上游,一座新城隨著杭黃鐵路的建設而崛起。錢塘江兩岸成為杭州發展的新空間、新陣地、新引擎,杭州以江為軸,推進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文創、旅遊、交通“六大西進”,實現兩岸十區三縣市聯動生長,最終在更大的時空格局上實現杭州城市能級的全面提升。

大江東去,未來已來。攬江入懷的杭州,正以磅礴大氣的身姿勇立潮頭,續寫偉大的江南畫卷。

爭創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互聯網+”,在杭州聯通世界

目標: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的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爭創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

“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的一句話,點出了杭州作為創新活力之城的生機。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杭州擁有強大的電子商務、互聯網產業基礎,並且致力於打造全國雲計算服務中心,建設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推進數字化、產業化、城市化“三化融合”,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鋪就一條通向世界的“網上絲綢之路”。

從杭州的新經濟新業態中可以感知中國發展的蓬勃脈動。這些年,數字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50%以上。2018年上半年,全市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1592億元,佔GDP比重為25.0%。到2020年杭州打造萬億級信息經濟產業群的目標,今年底有望提前實現。

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聚能環”。在杭州,“互聯網+”“機器人+”“雲計算+”不斷為傳統實體產業提供新動能。海康威視、新華三等行業領軍企業,享譽海內外;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能製造等領域,也湧現了一批細分領域的單科冠軍,傳統產業正在向智能製造升級,“低散亂”向“高精尖”升騰。

科技創新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數字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和城西科創大走廊等,一個個發展平臺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集聚能力。“基金小鎮”“夢想小鎮”……一個個特色小鎮為積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了更多可能。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政企學研完備生態體系,是推動杭州成為數字經濟核心技術策源地的澎湃源泉。

杭州,孕育了阿里巴巴等享譽世界的知名公司,集聚了國內外心懷夢想的創客,串起了驅動發展的創新走廊;杭州,是世界領先的移動支付之城,僅帶一部手機,便可實現城市暢遊、連接世界;杭州,東方與西方在這裡相遇,過去與未來在這裡相連,科技與人文在這裡融合。

建設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

文化興盛,鍛造中華文明影響力

目標:樹立文化自信自覺,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升,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形成世界遺產群落,建設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中心。

文化,是一個城市獨一無二的印記。

跨湖橋文化、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杭州,因千百年鍛造而成的文化烙印,被世人所熟知。

今天的杭州提出,實施文化興盛行動,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文惠民,讓杭州成為更有人文情懷、更具文化底蘊的城市。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杭州一直以來像愛護家庭財產一樣,真心實意地保護好地域文化遺產——西湖和大運河。在杭州,攜手營造西湖“無聲詩、有聲畫”的理念,也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日久綿延。對運河這個流動著的遺產,杭州推動制定《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表達敬畏之情。

杭州,是一座傳播文化的城市。“把東方的學術推到國外去”,這是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一代宗師饒宗頤的夢想。今天,他“東學西漸”之夢終於隨杭州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而實現。杭州通過創意設計打造時代文化精品,連續舉辦十四屆的中國國際動漫節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影響最廣的國家級專業盛會,連續舉辦十一屆的杭州文博會已成為國內業界公認的四大綜合性文化會展之一。“杭州文創”年均增速高於GDP增速8個百分點,在綜合實力、行業發展、基地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並形成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杭州模式”。

人景合一,和諧共生。這裡的圖書館歡迎每一位拾荒者閱讀,這裡的斑馬線車輛禮讓行人,這裡接連湧現了“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等一批影響全國、感動全社會的“最美人物”。

城市是文明的標誌,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在杭州這座城市,文人獲土壤、文化獲尊重、文脈獲傳承。

今天的杭州,有著足夠的包容和自信,隨時敞開大門向世界發出“邀請函”,歡迎世界各國的遊客瞭解杭州、來到杭州,領略杭州的“獨特韻味、別樣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