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回延安民衆劇團尋根溯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1938年,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紅色戲曲團體——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在毛主席的倡導下成立,劇團以“喚醒民眾、一致抗日”為己任,以文化激活抗戰熱血、以文藝點燃戰鬥激情,用群眾喜聞樂見的秦腔、眉戶等藝術形式,創作演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在抗日戰爭年代發揮了特殊戰場的重要作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80年後,前身為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的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走進延安民眾劇團,他們不忘初心,尋根溯源,與延安民眾劇團的演員們同臺交流演出,再一次唱響經典、唱出新時代!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的演員們身穿“我從延安來”T恤,與延安民眾劇團的演員同臺交流演出,演員們先後演出了《血淚仇》《紅燈記》《探窯》《洪湖赤衛隊》《祝福》《周仁回府》《楊門女將》《清風亭》《三孃教子》等經典唱段及秦腔曲牌。其中,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在1943年創作並演出的抗日劇目《血淚仇》和戲曲研究院復排的新版秦腔《楊門女將》更是意義非凡,兩部作品反映了兩個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改革創新、傳承發展的優秀品質。演出最後,大家紛紛表示今後將繼承先賢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順應時代潮流,紮根人民服務人民,精心鍛造戲曲精品劇作,在推動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偉大進程中做出文藝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