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畢業實習與求職之間的關係?這些情況得知道

在畢業實習過程中特別是末期,實習和求職就業的時間銜接矛盾相當突出。如何看待並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係,是每一所高校和學生面臨的難題。

如何把握好畢業實習與求職之間的關係?這些情況得知道

(一)畢業生求職的時間規律及特點

1.畢業生求職的時間規律

根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的學制安排,一般學校都是安排在第三學年開展畢業實習。畢業生可在畢業當年的1月份即開始蒐集就業信息,開展就業聯繫工作,大部分單位也開始集中組織應屆大學畢業生參加各種招聘會;但畢業生真正實習結束的時間一般在3月份至6月份,5月份時很多學校開始組織畢業生返校開展畢業系列工作,7月份開始發放畢業證,教育行政部門自4月份就開始要求統計並上報畢業生就業率工作了。仔細分析期間的時間差,在畢業生實習末期和就業之間是有較大矛盾的。

如何把握好畢業實習與求職之間的關係?這些情況得知道

2.畢業生求職的特點

畢業生在實習末期,特別是面臨市場就業輿論的壓力,呈現多種特徵。一是就業心理壓力大,畢業生面臨政府、學校和人才市場上強大的輿論宣傳,出現就業恐慌、彷徨、忐忑等負面情緒;二是就業市場魚目混雜,畢業生辨別能力有限,容易出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現象;三是在處理實習學習和立即就業二者之間的關係時,比較盲目。

如何把握好畢業實習與求職之間的關係?這些情況得知道

(二)求職與實習之間的矛盾

1.時間上的矛盾

每年大學生求職高峰時間多在當年的1—5月份,在這段時間多數學校和學生的畢業實習安排還沒有結束,實習單位的教學安排仍在進行,學生需要請假參加意向就業單位的應聘、試工等,特別是簽訂就業合同後需要立即上崗就業,這樣和學校的實習管理、實習單位的管理制度等之間就產生了矛盾,甚至是比較突出的矛盾。

2.技術學習上的矛盾

實習末期,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到求職和就業上了,會影響實習;特別是已經找到就業單位的學生,面臨提前結束實習而就業的局面,會影響技術的全面掌握。

如何把握好畢業實習與求職之間的關係?這些情況得知道

3.管理制度上的矛盾

學校和實習單位都希望加強對實習學生的管理,一方面是學生為了就業需要而脫崗、曠工等,給實習單位的頂崗實習工作安排造成了影響;另一方面實習單位和學校基本的管理制度受到衝擊,影響到了實習秩序的穩定,造成實習單位、學校和學生本人之間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