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社區工作者考試言語理解答題技巧:把握“行文”

【導讀】

中公天津社區工作者考試網為幫助各位考試順利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今天為大家帶來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技巧:把握“行文”,讓片段閱讀有抓手。


2020天津社區工作者考試言語理解答題技巧:把握“行文”


我們都知道,言語理解和表達很多同學在做題目的過程中,經常會很沒有耐心閱讀整個文段的內容。或者是一旦碰到一些文段涉及到陌生的知識領域時,往往會沒辦法瞭解清楚原文的內容,那麼這樣子看上去文段複雜的文段,我們要如何分析呢?下面以一道題目為例:

我國古代的責任司法意味著司法人員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法家思想中,責任司法的理論源於責任行政的理論,因為當時司法權和行政權不分家。責任行政的理論要求行政執法主體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監察制度,對行政執法進行監察,對執法主體的違法行為進行追究。當時,司法權是行政權的一部分,因此,對行政權的監察包括了對司法權的監察。監察主體如發現司法人員有司法不公問題,會對其加以懲戒。可以說,監察制度是當時司法責任制得以確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責任制具有開創性,《秦律》中規定的“不直”等罪名就是例證。責任司法也是一種“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要求將整治官員作風納入法治化軌道。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的是:

A、我國古代責任司法的含義

B、責任司法的本質和歷史意義

C、責任司法內涵的產生和歷史嬗變

D、我國古代責任司法和法家思想的淵源

通過通讀文段,我們可以發現整個材料其實是圍繞這“法”的相關內容在論述,那麼具體如何闡述,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第一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古代責任司法意味著司法人員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緊接著它提到 “在法家思想中,責任司法的理論源於責任行政的理論,因為當時司法權和行政權是不分家的。責任行政的理論要求行政執法主體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在第二句,說到了在法家思想中責任司法理論來自於責任行政理論,而第三句說責任行政理論要求的是執行主體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那麼這兩句話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在法家思想中,責任司法也要求執法主體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其實和第一句話聯繫起來想說的就是:我國古代責任司法強調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法家思想也強調責任司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它們倆想強調的是契合的、一樣的。再往後,“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監察制度,對行政執法進行監察,對執法主體的違法行為進行追究。”,這個“此”是什麼,就是:因為古代的責任司法和法家思想都要求司法人員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吧?所以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監察制度,進行監督,一旦出現違法行為就追究。當時,這個當時指的是什麼時候?應該是我們前文所提到的秦朝。“司法權是行政權的一部分,因此,對行政權的監察包括了對司法權的監察。”其實這也回扣了前面那個司法權和行政權不分家。“監察主體如發現司法人員有司法不公問題,會對其加以懲戒。可以說,監察制度是當時司法責任制得以確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責任制具有開創性,《秦律》中規定的“不直”等罪名就是例證。”讀到這,我們可以發現從“從第三行的“當時”到《秦律》中規定的“不直”等罪名就是例證”這幾行想要通過分析和舉例來論證“為此”之後的內容,告訴給我們的就是:確實存在像秦律中規定的罪名,可以通過監察制度實現了對司法人員的本質要求,保證了秦朝的司法責任制得以落實。那我們再接著看最後一句話:責任司法也是一種“治吏”司法,這當中的“治吏”就是管理官員,其實應該是和前面秦朝的這個“對司法人員相關監察”的例子的做法是一致的。所以怎麼實現責任司法的本質要求呢?其實就是通過——治吏來實現。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那也就是說,責任司法它本質的要求是治吏,而法家的觀點也是要:治吏,又一次找到了一個契合點,要求將整治官員作風納入法治化軌道。結合尾句啊,中國古代的責任司法在做法要求上和法家,也是一致的。所以整個文段他想表達什麼意思?——古代責任司法從理論上到實踐上,都是和法家思想相契合的。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四個選項哪個符合?

A. 我國古代責任司法的含義。第一句話 “意味著”就說明是含義。但這個不是文段描述的重點。

B. 責任司法的本質和歷史意義。同樣的,第一句話也是可以說的是本質,“歷史意義”,就是“秦朝司法具有開創性”,但是他是說秦朝這種做法第一次實踐,他是舉例,不是文段所描述的重點。

C. 責任司法內涵的產生和歷史嬗變。“歷史嬗變”在文段中找不到,是無中生有。

D. 我國古代責任司法和法家思想的淵源。淵源:關係、聯繫。二者有聯繫。剛剛我們也分析出來了,文段重點是我國古代責任司法和法家思想在各方面都很契合。和我們剛才的分析更加的契合。

這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複雜文段分析行文,也能夠選擇正確選項。希望大家可以掌握運用,讓難題不再 “茫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