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之鄉」滄州走出的郭長生:爲什麼江湖人稱「郭燕子」?

郭長生生於河北省“武術之鄉”滄州,他受家鄉習武之風的薰陶,自幼酷愛武術,天資聰穎,臂力過人,天生一副健壯身板,行拳過手,出掌不見手,人過一陣風。精於刀、槍,劍等十八般兵器,技擊,摔,拿,均有絕妙之處,實為我國近代武林高手和一代宗師。

“郭燕子”名號的由來

郭長生青年時代受孫中山先生“提倡武術,健身強種”的思想影響頗深,懷著強身救國的滿腔熱情,去拜聞名南北的通臂拳大師劉玉青為師。

劉玉青見郭長生器宇軒昂,雙眸閃爍,身手矯健,便將平生武藝傾囊相授,親傳通臂拳二十四式、左把槍等。郭長生嗜武如迷,每天四更起床練“北斗功”,一式打兩千下,行步要打三十趟,只一年,便把通臂二十四式掌握得紮實精純。

“武術之鄉”滄州走出的郭長生:為什麼江湖人稱“郭燕子”?

劉玉青大悅,又讓弟子趙士奎將家傳劈掛拳授於郭長生。不到一年,郭長生又得劈掛拳之精妙。郭長生因身法絕妙,行拳溜步如紫燕凌風,武林人士稱他“郭燕子”。

被聘為中央國術館武術教官

1927年,南京組建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欲從應試的幾百人中挑選一部分聘為教官。郭長生聞訊赴考。他演練劈掛拳時,兩臂搶劈快如雨,開合爆發似閃電,進退輾轉,跳躍起落,身法快得讓人眼花繚亂。“好身法!”“好身法!”四座皆贊。國術館科長馬英圖高興地連連搓手,賽後把郭長生請到酒樓,親自把盞接風。郭長生遂被聘為中央國術館武術教官。

“武術之鄉”滄州走出的郭長生:為什麼江湖人稱“郭燕子”?

比武軼事

一年夏天,郭長生在老家滄州歇伏。日本駐滄州最高司令官太田少將派人以高薪聘請他去教授苗刀。日本人三顧茅廬而郭長生不去,一氣之下,派一擅長西洋劍的漢奸王氏以切磋武術為名,欲加害郭長生。王找上門來,開口便問:“你懂劍術嗎?”郭答:“略知一二!”王氏急不可耐地與郭長生過手。由於求勝加害心切,王氏猛然進招個“白蛇吐信”刺來,郭擺劍相迎,兩劍平行交叉。霎時間,郭長生腰一挫,腕子一抖,一招掃點,猛擊王氏的虎口,鮮血溢出,寶劍落地,王氏敗北。郭長生為防日本人糾纏,躲到姚官屯親戚家避難。

一天,郭長生在姚官屯附近看見一隊鹽務警在毒打位賣鹽的老漢。眼看老漢已奄奄一息,郭長生便上前勸阻。這幫鹽務警張口便罵郭長生“多管閒事!”還一窩蜂向他撲來。郭長生藏頭收臂,側身上步,先照一個黑大個下手。一招“鞠躬扒打”帶掌拳,騰地一聲,黑大個一聲慘叫飛出丈遠。後面又一個傢伙撲了上來,郭沒容對方近身,一個“反點鴛鴦譜”,一腳把這個傢伙蹬出十來步“啪”地跌了個四仰八叉。郭長生左劈、右橫、前撐、後掃,又放倒幾個,其餘的不敢上前,撒腿跑掉。

郭長生一生授徒頗多。其得意高足有曾在全國武術擂臺賽上奪魁的韓俊元、曹晏海、郭景春、高玉清等。郭長生以武傳家,長子瑞林,精於技擊,次子瑞祥,可傳其家學。他著的《苗刀》、《瘋魔棍》已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

免責說明: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貴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