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教育如何進行

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一歲一下的幼兒不會說話,但他們能通過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慾望,如果這時候你能力更好理解他們,就能進行適當的教育。

有經驗的爺爺奶奶能通過觀察幼兒的反映猜出答案,進行相應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互動效果。

幼兒時不時打哈欠代表什麼?年輕的父母不知道,還以為幼兒要睡覺了,但是往往越哄他們越鬧人,這時有經驗的爺爺奶奶就說:趕快把尿。往往年輕人如夢方醒,才開始把尿,一把一個準,幼兒乾淨衛生,不生溼疹,在冬天不凍著,而且還能省下一筆尿不溼的錢呢。

科學家做過實驗:在兩個床之間用玻璃平著架起來,讓嬰兒在上面爬行,結果嬰兒到了空玻璃的地方就不會再往前爬了,以防止自己掉下去。說明嬰兒有著自己的空間判斷,需要鍛鍊加以強化。

現在帶嬰兒游泳的家長都把嬰兒脖子上帶一個泳圈,其實嬰兒在母親體內的時候就是處於液體中,因此天生會游泳,只要水溫合適就行,外國嘗試水中分娩,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嬰兒教育不需要很多高深的大道理,要注意觀察,猜測嬰兒的心理需求,然後儘量加以滿足就行。當然如果發現嬰兒有生病跡象,那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了。

嬰兒教育如何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