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機械化究竟離中國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我國苗木市場發展得熱火朝天,苗木銷量屢創新高,生產面積不斷增加,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在如此紅火勢頭的背後我國苗木生產大部分還是以人工管理為主。相信很多苗木企業老闆都曾面臨過苗木旺季“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

在科技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現代社會,為何苗木產業機械化落後於時代?我國苗木產業實現機械化發展的道路還有多遠?


苗木機械化究竟離中國還有多遠?

機械之路起伏不定

當前,我國苗圃經營散戶較多,這些散戶生產規模較小,苗圃面積不大,分佈也較為分散。在苗木種植普遍成風的區域,為追求短時效益,苗農只求多種苗木,完全置行距等基本因素於不顧。試想,在如此密集的苗圃裡,機械哪有用武之地呢?因此,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才能促進機械化苗圃的建設;也只有以建設機械化苗圃為發展方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才能吸引高素質專業人才。

機械之路勢在必行


苗木機械化究竟離中國還有多遠?

從全國來看,苗圃的機械化運用程度不高。多散戶的情況使得苗圃經營容易出現散亂、盲目種植的現象,這直接阻礙了機械化發展。機械化的高效運作勢必聯繫著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的運行。

國外苗圃機械化運作水平很高,在日本從育苗到苗木出圃,各個生產環節基本都是機械操作。日本與中國的苗圃有著明顯的反差,在日本,很難在苗圃裡看到忙於種植的農民。看來在社會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勞動力成本逐漸增加的情況下,我國苗木產業要發展得更加完善、更加長遠,發展機械化勢在必行。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國家已經立項對苗圃機械化關鍵技術和難點問題進行了攻關研究。目前,已經在少量播種技術、高密度苗木移植技術、精細築床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我國育苗生產機械化已經為時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