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经过近16个小时的颠簸,常香田从北京飞到了喀麦隆最大的城市——杜阿拉。在飞机落地的几分钟里,他从窗口好奇地看着这个素有“小非洲”美誉的国家,只见地面一片荒凉——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遍地的野草——把他内心第一次出国的惊喜,瞬间化为乌有。匆忙下了飞机,他和同行的一个中国旅伴分开,被接机的人安排到一辆汽车上。上了车他才发现,车上只有他一个乘客。开车的是一个黑人师傅,一路不说话。他也没有打算和人家说——说了也是白说。他一路忐忑着,任由司机拉向首都雅温得。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从杜阿拉机场到首都还有300多公里,一路坑坑洼洼。途经杜阿拉市区时,他看不到几栋像样的高楼大厦。狭窄的街道上,行驶着好多二手汽车和横冲直撞的摩托。他看到,几个黑人出租车司机为了争抢客人,不惜在大街上你追我赶,互相碰撞,交通十分混乱。他吓得不由闭上眼睛。一路上,有许多露天的垃圾映入眼帘。他还看到一些人在路边随地小便,甚至有一个穿着长裙的妇女。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常香田这是第一次出国。出国前,他只是从电视体育频道里知道非洲有个喀麦隆,喀麦隆有一支号称“非洲雄狮”的足球队。而今,当他真正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时,才对这里有了切身的体验。尽管喀麦隆系非洲联盟的创始国之一,是中部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强国之一,但在常香田眼里,它的首都、乃至第一大市杜阿拉,和自己的家乡原平市也差不了多少。要说区别,可能就是面积大点而已。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常香田是经人介绍才决定出国打工的。出国那年,即2014年6月,他44岁。但作为一名初中生,除了当兵的那几年,他生活的地方一直在家乡。先是学习厨艺,开了十几年饭店;后来又投资石灰窑,结果血本无归。就在他不知该做什么的时候,一个老乡介绍他走出国门,到非洲打工。于是,他去了北京,接受考试。凭着十几年扎实的厨师功底,他顺利过关,应聘到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派遣到喀麦隆。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经过初来时短暂的胆战心惊,他渐渐适应。他的任务是为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做饭。为了让大家吃上可口的家乡饭菜,他想方设法改善伙食,烹饪的山西面食尤其受到大家的欢迎。一年后,他的厨艺就名声在外,中国驻喀麦隆大使馆经常借调他为国内要员和各种招待会烹饪山西面食。刀削面、手工水饺、过油肉等山西饭菜得到了使馆工作人员和客人的交口称赞,他的工资也水涨船高,由刚出国的不到一万,增加到二万多人民币。借此,他也认识了许多国内外名人,不仅在八一建军节、国庆等节日招待会上与大使馆官员、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而且也和许多外国友人合影留念,如喀麦隆的全国选美冠军、优秀足球运动员都和他合影过。一个中国原平的普通厨师,能够站在这些官员和名人身边,他的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微笑。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而为了选购到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和蔬菜,他经常离开中国公司驻地,去外面超市、地摊采买。为了方便和当地人交流,他自学了外语,路遇喀麦隆人,早晨和上午,也会问一声“邦如”,下午和晚上则道一声“邦索啊”。据他介绍,当地人对中国人比较友好,路上相遇时,会主动喊一声“邦如”或“邦索啊”。作为一名厨师,他手下还有一名当地黑人当助理。为了工作,两人必须进行简单的交流。连说带比划,竟然也配合的十分默契。

闲暇时,他也会和工友一起到外面闲逛。他们看着当地人用手抓饭吃,非常好奇。当地人也没有饮用开水的习惯,自来水便是饮料。黑人男子还喜欢抱着一瓶啤酒坐在酒吧或小摊点消遣,一瓶啤酒能喝半天。大街上,黑人妇女头顶物品来来去去,显得十分能干。

按照当地习俗,男人娶妻上不封顶,可以一夫多妻。但婚姻也是自由的,遇到不接受一夫多妻的新派女子,也会坚持选择一夫一妻。结婚时,法官会提供两种结婚证:一种是一夫一妻制结婚证,一种是一夫多妻制结婚证。一旦选择了一夫一妻,再多娶一个就是违法。但除了少数受过教育的女子外,大多数妇女不得不接受一夫多妻制,因为当地男女比例失调,女子严重过剩。而且喀麦隆传统就是男权至上,男子不仅拥有较多的土地,而且可以直接继承父亲或兄长的妻子、财产。一夫多妻,也是男子解决劳力的一个办法。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每个老婆独居一处,通常是在分给她的农田上盖房子,在那里居住、劳动。丈夫住在自己的房子,他要安排一个“值日表”发给所有的老婆。每天晚上,老婆根据“值日表”到丈夫的住所过夫妻生活。

喀麦隆不仅有一夫多妻制,而且当地人性格开放,女人对自己的老公或者男朋友出轨,一点都不奇怪,也不生气,因为,风俗就是那样。开放带来的恶果就是艾滋病泛滥,喀麦隆成了艾滋病的发源地之一。

喀麦隆人口数量2070万(2013年),国土面积47.544万平方公里。首都雅温得,位于喀麦隆中部高原地区,是喀麦隆的政治文化中心。喀麦隆不像山西,四季分明,一年只有两季。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

1971年3月26日中喀建交。此后,中喀两国关系稳步发展,在各个领域进行了真诚友好的合作。中国援建了喀麦隆许多项目,如议会大厦、拉格都水电站、雅温得妇儿医院、多功能体育馆等。常香田所在的公司,目前主要承建雅温得至杜阿拉的高速公路。据他介绍,公司约有三千多中国人,一两万当地人。中国人主要负责管理和技术工作,当地人做一些辅助工作,也就是小工吧。但当地人的工资很低,相当于每月能挣人民币一两千元。这还是在大公司,如果给私人打工,只有500元左右。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有人说,黑人比较懒惰。因为即使不劳动,也不会饥寒交迫。喀麦隆素有“中部非洲粮仓”之称,地里常年生长着小米、玉米、高粱、薯类等粮食作物和香蕉、芒果、菠萝、西瓜、胡萝卜等水果、蔬菜,只要有手就不会饿肚,更没有冬天一说。这也许是偏见,毕竟喀麦隆只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经济和文化还相当落后。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喀麦隆总体上还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家。由于殖民地历史原因,喀麦隆有8个法语区和2个英语区。因英语区常闹“独立”,有时也有骚乱发生。因此,中国公司为了保证中方人员的安全,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纪律,不允许工作人员随意外出。故有西方记者污蔑中国公司是“监狱”。事实上,常香田来到喀麦隆的这几年,由于采买等原因,也经常出入驻地,和当地人交往。但说起喀麦隆,安全和疾病还是最让他头痛的两件事。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安全,不仅源于骚乱,也源于当地严重的贪腐行为。在这里,有困难找警察不如不找,因为要办事,会被警察反抢一笔钱。中国人历来有出门不愿惹事的习惯,这反而助长了当地一些人特别喜欢敲诈、抢劫中国人的行为。常香田说,他本人就经常遭遇警察要烟抽的事,要一根还不算,一要就是好几根,甚至要面包等食品。今年春节他回国,带了一些允许带的东西(红酒和咖啡),但机场安检人员就是不放行,他只好给了相当于800元人民币的小费,才顺利登机。他的一个同事,看到一座桥附近风景不错,就拍了一张照片。结果被宪兵抓住,非要说这是交通干线上的桥,结构被泄露会影响国家安全。他并没有拍桥,但还是被“罚款”,还威胁要带回去调查。这种不安全感,不仅威胁着常香田和他的同事,也波及他们国内的亲人。好在现在网络联系方便,他们可以通过微信和家人保持经常联系,报告平安。

说起来,当地黑人懒惰、贪腐的恶习,源于他们错误的认识。因为他们认为,你给他们钱财,是上帝派你来给的。所以,他只感谢上帝,不会感谢你。而且,黑人贪小便宜,也不会觉得羞耻。因为在他们的天性里,根本就没有中国人的羞耻观。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在非洲,蚊虫多,动物多,环境卫生脏乱差,中国人很容易打摆子(疟疾)。其他如肝炎、性病,尤其是艾滋病也很盛行。好在中国人不像其他一些外国人,喜欢左搂右抱年轻漂亮的黑人女子,故而也就远离了这些烂病。也不要小看黑人男子,他们特别善于花言巧语——他们总想娶中国女人或者白人女人——他们的生活,有时就简单到生殖器里。

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打工仔,在异国他乡无疑是非常孤独的,尤其在非洲。常香田常常望着东方,思念家乡和亲人。可是,他坚持了下来。曾经有人好奇地问他:“一个原平人,不远万里到非洲打工,为什么?”他说不出开辟新的丝绸之路那些大道理,只是觉得值得。出国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还增强了他的幸福感。不出国,不知道家乡原来这样美;不出国,看不到祖国原来这么强大。他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在喀麦隆,没有亲人陪伴,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当地没有电影院,也没什么其他娱乐设施,赌博倒是合法的),圣诞节还不让上街,虽然有广袤的沙漠、美丽的海滩、雄伟的火山、辽阔的草原、浓密的森林和众多的动植物,但出于安全和工作原因,也不可能去欣赏。能够让他安心在那里工作的原因,唯有对亲人的爱。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远方不一定有诗,但一定有不一样的人生。常香田走出了国门,走进了非洲,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相信会有更多的原平老乡也会走出去,不仅去非洲,也会去美洲,去欧洲,去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出去,就是另一片天!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非洲打工的原平人

佳茗玉树,本名贾文栋,国家工作人员,业余喜欢写作。《大墙之内话健康》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另有文章散见报纸杂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