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這個問題,在初學播音的同學中被提起的概率很大。有時候,我們在生活似乎也會遇到這樣的一些問題,比如,我不想請私教,但是我想練出勻稱的大塊頭肌肉來;我不想找老師,對著電視能不能學習瑜伽(或者太極拳),我能不能對著教程學會吉他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就是活動活動筋骨,把運動當個出汗發熱的方式,不用請私教,但是如果你要參與競技比賽,基本上不可能自學成才。瑜伽、太極拳、彈吉他也是一樣的,當個樂子,怎麼著都行,但是你面對的是考試這樣的專業競技比賽,本來就沒有系統訓練過,怎麼能夠指望你拿到金牌?

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有時候你會覺得下面的問題很幼稚:

我能不能看著《蒙娜麗莎的微笑》,來學會怎麼畫油畫?我能不能聽著莫扎特肖邦,去學怎麼彈琴?我能不能看著思想者學會雕塑?

但是當大家提出關於能否自學播音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幼稚?

因為,播音與主持真的是一門技術活,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活。播音絕非是每一個字的吐字發聲的標準,那是機器,是siri,不是人在說話。而我們在音視頻資料中只能聽到播音員最後的成品,而並不是“製作的過程”。

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我們如何去掌握一門語言的發聲技巧, 通過一個循序漸進的方式,達到鍛鍊自己的情、聲、氣、的要求?這就需要考生有一個持之以恆的毅力,每天堅持開嗓練習則是最基本的要求,播音主持專業聲音只是一個基礎,也是對播音員最基本的素質要求,但是想成為一名優秀並且能夠掌握一門專業的知識的播音主持人,只有聲音和外貌形象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廣闊的知識面、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內涵,這就需要考生全方面的發展綜合素質。

“路漫漫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於熱愛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來說,堅持+毅力=成功。沒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與汗水。就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在學習播音主持的道路上,只有勤奮,沒有捷徑,所有的成績都將源於紮實的基本功的沉澱,以及文化素養的積累,所以要想學好播音主持,唯有遵循以上幾點要求,循序漸進方能有所收穫。

那今天,在這裡和大家聊一聊,我們聽到的規範、集中、圓潤、動聽的播音,到底有什麼成分構成。

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第一、發聲的部分

這個階段,老師需要指導你學會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氣息,以及找到合適的口腔、喉部的狀態。用聲錯誤、喉部擠壓、口腔與面部表情的不恰當,錄音是沒法告訴你的。

第二、語音部分

事實上,很多中國人是無法完全區分60個聲母、韻母成分的。因為聽辨上無法區分,所以在吐字上,才會出現語音缺陷和語音錯誤,常見的語音問題如尖音、鼻邊音問題、平翹舌問題、前後鼻音問題等等,90%以上都是因為“聽不出來”。所以,最好需要一個能聽出來的耳朵,幫你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

第三、語言表達

很多人說到語言表達,都會反問:不就是說話麼?沒錯,看似簡單,但是語言表達的問題其實是最明顯的。吐字發聲稍微欠一些,沒關係,畢竟能在大學階段再次彌補,但是語言表達的可就是決定了你整體狀態了。在這個階段,老師需要從更宏觀的層面告訴你,你為什麼說話,怎麼去說話,怎麼去照顧到受眾,怎麼去找到確切的基調,最終怎麼樣返璞歸真?字和字之間是什麼關係,詞和詞之間怎麼連接?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如何處理合適的關係?而這裡的學問,有很多的理論,有很多需要老師給你示範,同時還有那麼一點玄學,有那麼一點哲學,這些東西,播音員在播報新聞的時候,可不會告訴你。

第四、副語言部分

坐姿正確嗎?表情合適嗎?複試合適嗎?領帶的花紋在鏡頭前會不會“呲”。沒有幾年在一線的摸爬滾打,這些經驗都是總結不出來的。

所以,我們才有了“播音系”!播音,本質上是師傅徒弟之間的口耳之學。

如果你只想通過一些音視頻片段、書本來自學播音,也許,4歲的時候可以,那是在大腦語言中樞發育的期間,完全可以對著新聞聯播自己學習普通話。不過等過了語言學習期,最好的建議,也是最便捷的方式能達到要求,就是找到靠譜的老師來進行系統的學習。

播音與主持藝術,到底能否自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