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成爲愛國者第16個買家,再看愛國者反導系統的升級打怪之路!

瑞典成为爱国者第16个买家,再看爱国者反导系统的升级打怪之路!

據雷神公司報道,近日瑞典政府與該公司正式簽署協議,購買最新的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這已是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的第十六個買家。由此,愛國者系統將進一步加強整個北約的防空反導能力。本文詳細介紹了愛國者的歷史發展,多次升級改造,並由此總結展望防空反導作戰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僅供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瑞典成为爱国者第16个买家,再看爱国者反导系统的升级打怪之路!

愛國者導彈系統的改進升級之路

據雷神公司報道,近日,瑞典政府與該公司正式簽署協議,購買最新的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這已是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的第十六個買家。隨著荷蘭、德國、希臘、西班牙、瑞典、羅馬尼亞、波蘭等國陸續裝備愛國者系統,雷神公司綜合防禦事業部負責人Wes Kremer驕傲的宣稱:愛國者系統將進一步加強整個北約的防空反導能力,同時將進一步密切橫跨北大西洋的軍事合作與交流。

作為一型重要的戰術防空反導系統,愛國者系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它與飛毛腿導彈之間的矛盾之爭至今仍是軍迷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近年來,愛國者系統經歷了多次重大改型和升級,其綜合作戰能力有了更加顯著的提高,就在今年1月,美國國防部宣佈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升級由 14 個使用該系統的國家和地區出資,該計劃的總合同金額將超過 23 億美元。可以說,上世紀七十年代即開始研製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是老式武器裝備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

愛國者系統概況

愛國者系統由美國雷神公司負責研製,愛國者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由1部相控陣雷達、1輛指揮控制車、1輛天線車、1輛電源車、5~8輛四聯裝導彈發射車和導彈武器組成,其中的相控陣雷達具有多種功能,具有較好的多目標性能;採用TVM制導和破片殺傷戰鬥部,進一步提高了武器攔截精度和抗干擾能力。

愛國者系統具有較好的作戰指揮自動化程度,是第二代地空導彈的典型代表。其原型於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論證,198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1985 年開始裝備美陸軍。

早期的愛國者系統主要用於攔截各類來襲飛機,隨著各類導彈威脅的日益嚴重,美國陸軍於1985年3月開始對該系統進行首次升級,增加了該系統的反戰術導彈作戰能力。改進後的愛國者系統(PAC-2型)採用瞭如下的系統配置:

  • AN/MPQ-53多功能雷達:採用C波段頻率捷變技術,具有5161個相控陣陣元,用於目標搜索、跟蹤併為導彈提供所需的制導信息。該雷達能夠同時處理90~125個各類目標,可最多支持9枚愛國者導彈的攔截作戰,在預警衛星的支持下最大目標探測距離可達100km。

  • 愛國者系統所使用的攔截導彈經歷了長期的改進過程,愛國者3 型系統所使用的攔截彈由一級固體助推火箭、制導設備、雷達尋的頭、姿態控制與機動控制系統和殺傷增強器等組成。全彈長 4. 635m,彈徑為0.255m,起飛質量304kg。該攔截彈安裝了“殺傷增強器”裝置,形成以彈體為中心的兩個破片圓環。當殺傷增強器內的主裝藥爆炸時,這些破片以低徑向速度向外投放出去,等於增大了攔截彈的有效直徑。不同批次的愛國者攔截彈先後具備了“末段全主動+半主動雷達雙模導引頭”和“慣性+指令修正+Ka 波段毫米波雷達主動尋的”的不同制導體制,可高效的打擊和攔截常規飛機、隱身飛機、無人機、巡航導彈、戰術彈道導彈等多種空中來襲目標。

永無止境地升級改進

自愛國者系統誕生起,美軍就對愛國者系統進行了持續的改進,主要包括:

海灣戰爭後,美國陸軍開始對於愛國者-2型(PAC-2)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進,包括改進其目標預警能力和增強導彈制導性能,以便提高系統的殺傷半徑和打擊精度;啟動愛國者-3型(PAC-3)改型升級,其中包括:

  • PAC-3/1型:採用制導增強型導彈(GEM),以提高相控陣雷達脈衝多普勒處理能力,能夠在雜波中分辨出巡航導彈。攔截控制站採用增強的武器控制計算機( EWCC)、光盤和嵌入式數據記錄儀( EDR),使信息吞吐量提高了3倍,存儲量提高了7 倍。光盤改進了重新裝填時間,並減少了裝填維修軟件的時間。嵌入式數據記錄儀可在戰場收集戰術數據,從而對系統性能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辦法。對導彈前端的低噪聲接收機進行了改進,並對側視引信進行改進,使其向前作用距離更遠。

  • PAC-3/2: 主要為了對付隱型飛機, 為 PAC-3/1加長型火箭發動機( 加長後約為76cm) , 1996 年引入,增加了 Link-16 數據鏈路和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 JTIDS) 的能力。雷達進一步提高其對付小 RCS 目標的能力和對付反輻射導彈的生存能力。PAC-3/2制導系統為“末段全主動+半主動雷達雙模導引頭” ,通過導引頭的切換提高了對 TBM 和隱型飛機的反應能力

  • PAC-3/3:使 PAC-3 具備全面的反導作戰能力。PAC-3 在ERIN T 基礎上改進而成,原四聯裝發射架能裝16 枚新型導彈,提高了火力和對付多目標的能力。導彈作戰距離 30km , 作戰高度為 15km , 採用“INS+指令修正+Ka 波段毫米波雷達主動尋的”制導體制。導彈長 5. 2m ,質量321kg ,採用直接碰撞和引爆殺傷增強裝置相結合的雙重殺傷方式。能攔截射程為1000km 的戰術巡航導彈。

  • PAC-3 系統採用最新的AN/MPQ-65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該型雷達相比於AN/MPQ-53雷達具有更加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和雜波適應性,同時具有較高的空間目標分辨能力,能進行高距離分辨率測量, 最大跟蹤目標容量增加到了100個; 最大制導導彈數增加到9 枚

  • 2013年8月15日,美軍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再次成功試射了最新改進型的愛國者3導彈。在試驗中,系統成功探測,追蹤並攔截了一枚戰術彈道導彈靶彈。另外一枚導彈成功的按照預設程序自毀。這也意味著最新改進的愛國者-3型導彈成為了中程增程防空系統的主要攔截彈。

  • 2016年3月15日,雷神公司在展示了為“愛國者”系統設計的下一代雷達。這種新型雷達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體制和氮化鎵芯片,在各方面性能上比舊的採用無源相控陣體制AN/MPQ-53/65雷達有很大提高,新型雷達具有兩大特點:

    1)採用氮化鎵芯片

    ,該雷達的芯片採用了氮化鎵材料。這種新型半導體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並提高雷達的發射功率;

    2)基於有源相控陣:愛國者導彈此前裝備的AN/MPQ-53和AN/MPQ-65雷達採用的還是無源相控陣體制,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改變了工作方式,提高了性能尤其是多目標性能。雷神公司表示將向所有裝備愛國者的軍隊推薦這種新型雷達。

瑞典成为爱国者第16个买家,再看爱国者反导系统的升级打怪之路!

圖:雷神公司為“愛國者”系統設計的下一代雷達

  • 2018年1月31日,雷神公司啟動了針對啟動愛國者-3型(PAC-3)改型升級,主要工作包括:開發包含搜索、檢測、跟蹤、識別、交戰和摧毀大範圍不斷演化威脅的先進方法;增強愛國者抑制先進電子對抗措施的能力;增加愛國者系統的戰鬥識別的能力;增強愛國者與更高層級系統互操作的能力;開發先進訓練輔助系統,包括高保真度的訓練模擬器;通過現代化硬件和提高可靠性來降低愛國者生命週期成本。

防空反導作戰發展趨勢

隨著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 空襲樣式越來越呈現處機動化、信息化、精確化的特點,空襲打擊可在全頻譜、全天候、全時空和全縱深實施, 使得防空反導作戰在時空範圍、作戰手段和作戰力量上變得更加複雜多樣。結合愛國者系統這一經典防空系統的改進里程來看,防空反導作戰系統正日益呈現出如下的發展趨勢:

  • 對空態勢感知能力不斷增強:愛國者系統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先後多次升級所配備的跟蹤制導雷達,不斷提高其綜合性能,為導彈系統提供更加廣闊的空域監視覆蓋範圍和目標測量精度,提供更加強大的多目標處理能力和精準的跟蹤制導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對周邊空域內威脅目標的監視和跟蹤能力,提升了系統的整體作戰反應效率。

  • 網絡化趨勢日趨明顯:2005 年前後,美國陸軍開始對“愛國者”火力單元的連、營級指揮所進行升級改進,為其安裝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 MIDS) 的2型低容量終端( LV T-2),使得“愛國者”連、營級指揮所能夠更好地與北約的 Link-16 數據鏈鏈路和美軍的JTIDS 相聯通,從而進一步擴大遙控發射能力,延長髮射車到雷達的距離,進一步改善了系統部署的靈活性,實現了火力打擊通道的靈活重組,為實現更好的應對飽和攻擊提供了基礎。

  • 採用新型的制導彈藥技術:在愛國者系統的歷次改進中,攔截導彈的改進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以最小的增強型愛國者3導彈為例,先後採用了大直徑固體發動機直徑,二次脈衝,氣動操縱面和後控制面翼展增大、熱電池改進等多種技術,這些技術的使用使得愛國者導彈的機動性不斷增強,飛行性能顯著提升,能夠適應多種不同的發射裝置和發射環境,從而更好的滿足長時間作戰需求,實現打擊精度的提升和毀傷效果的改善。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