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挖牆攻城,大將下令在城牆內挖大坑,作爲蒙古軍的墳墓

孟珙,山西絳州人,他是南宋抗金、抗蒙的名將,他的功績甚至在岳飛之上。

蒙古軍挖牆攻城,大將下令在城牆內挖大坑,作為蒙古軍的墳墓

北宋滅國之後,孟珙的祖上從山西南渡,投奔到岳家軍。

孟珙從小就在軍中長大,不但練就了一身武藝,還鍛煉出敏銳的軍事能力。

當蒙古發展壯大,不斷侵略金國之時,金國則向更加軟弱的南宋發動戰爭。

孟珙就是在這個期間,逐漸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的。

1234年,宋蒙聯合,一舉殲滅了金國,金哀宗自縊而死。孟珙就是這場戰役的主要將領。

戰鬥結束後,孟珙將金哀宗的屍體一分兩半,一半歸宋,一半歸蒙,報了當年的靖康之仇。

蒙古軍挖牆攻城,大將下令在城牆內挖大坑,作為蒙古軍的墳墓

孟珙立下大功,南宋朝廷擢升他為武功郎、權侍衛馬軍行司職事、建康府都統制。

金朝一滅,蒙古馬上撕毀合約,大舉入侵南宋。

宋理宗召見孟珙,問起了與蒙古議和之事。孟珙義正詞嚴地說道:“臣是一介武士,當言戰,不當言和!”

宋理宗聽後重賞孟珙,讓他節制黃、蘄、光三州及信陽軍的兵馬。從此,孟珙就擔起了保衛大半個南宋的重任。

1237年,蒙古軍再次大舉南侵,由宗王口溫不花、大將張柔主攻黃州。

黃州所在的長江江面狹窄,利於渡江。蒙古軍的大批船隻順流而下。

孟珙從鄂州率水師緊急馳援,雙方在江面相遇,面對當年聯合抗金的老夥計,孟珙毫不手軟,用宋軍艨艟鉅艦猛撞蒙古船陣,殺開一條血路後進入黃州。

本已絕望的黃州軍民一見孟珙來了,士氣大振,大聲歡呼:“吾父來矣!”

在黃州軍民心中,孟珙就像是父親一樣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孟珙穩住軍心後,兵分七路,趁夜突襲蒙古軍,使蒙古軍的營盤大亂。

蒙古軍整頓之後,開始晝夜不停地輪番進攻黃州城。

蒙古軍挖牆攻城,大將下令在城牆內挖大坑,作為蒙古軍的墳墓

蒙古軍使用火炮轟城,但黃州城池堅固,轟出來的缺口也能隨時補上,蒙古軍無法攻上城頭。

蒙古軍又開始挖城牆根,準備在城牆上挖洞殺進城裡。

孟珙並沒有阻止蒙古軍的行為,而是派人從敵軍挖牆的地方,在城牆內挖了一個大坑,號稱“萬人坑”,準備用這個大坑來作敵人的墳墓。

孟珙在挖坑的同時,還圍著大坑築起一道城牆。

等蒙古軍挖開城牆衝進來以後,紛紛掉入大坑中,爬起來又被城牆擋住,加上外面的蒙古軍不知道里面的情況,不停往進擁,混亂程度可想而知。

城牆上的宋軍則用滾木礌石往下砸,蒙古軍慘不忍睹,死傷“十之七八”。

蒙古軍經此慘敗,終於撤退,南宋也終於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就這樣,孟珙以其雄才大略的軍事遠見,帶領南宋一直艱難抵抗著彪悍的蒙古鐵騎。

1246年,蒙古河南行省的軍政長官範用吉向孟珙秘密請求投降。孟珙大喜過望,趕緊向朝廷上書,請求批准。

結果南宋朝廷竟然不同意,不知是怕惹是生非,還是對孟珙的勢力起了猜忌。

這件事對孟珙的打擊很大,他嘆息道:“我的志向不能夠再伸展了。”

孟珙心灰意冷,向朝廷遞上辭呈,朝廷馬上給予批准。

之後不久,孟珙重病不起,在江陵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