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泡水喝有什麼功效?什麼人不宜喝?

守獵者36738041


艾草在民間有廣泛的用途,有防蚊祛毒的功效,也可以用來熬水,煮湯做成食物,還可以泡腳,泡澡健身。當然也能入藥,比如艾灸。



艾葉泡水喝也是有許多功效的。

艾草性溫,味苦,有調理氣血,驅寒除溼,痛經活絡的作用。

飲用艾葉水可以起到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的作用。

一艾草性溫,可散寒去溼,所以對體質寒溼,有虛寒病症的人飲用有好處,對風寒感冒,虛寒胃痛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艾草氣香味辛,能暖氣血而溫經脈,暖宮散寒止痛。對於虛寒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對患者常,有較好的調理作用。


三艾草有平喘止咳的功效,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患者,常飲用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四,安胎。在影視作品中燻艾草就有安胎作用,飲艾草水也有這作用的。艾草有溫經止血的效果,對於孕期有少量出血,體質虛寒的孕婦,喝艾草水有一定保胎作用。當然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別亂喝。

不過陳艾葉泡水喝真的很苦,如果用鮮新艾葉泡水喝可能味道要好一點。一次別泡多了,幾片就可以了,約10--20克。月經期間不要泡水喝,艾葉的止血作用不利於經血排出。

艾草熬水不宜長期喝,一週一兩次就可以達到防治效果。需要治病按醫方來。

艾草水陰虛血熱者不能服用。


追花精靈


艾葉,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熟悉,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民間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節插艾葉菖蒲的習俗,據說可以防疫驅邪,還用乾枯後的艾草泡水燻蒸以消毒止癢,產婦也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


在南方,清明前後,人們採用鮮嫩的艾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包上餡料做成青團,以祭祀先人。立春時分,有些地方,也有采集艾草做艾米果的習俗。歷史上艾葉也用來作為染料及印泥。

艾葉乃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乾燥葉,有濃烈香氣。除極寒及高寒地區外,幾乎遍佈全國,艾可全草入藥,作為中藥出自《本草經集註》。



艾葉味:苦、辛;性:溫;入脾、肝、腎經。

功能理氣血、驅寒、除溼、溫經、止血、安胎。

用於心腹冷痛、洩瀉轉筋、經寒不調,崩漏、帶下、久痢、子宮出血、胎動不安。

艾葉含有豐富的揮發油1.8-桉葉素(佔50%以上),還含有a-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倍半萜烯酯,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1.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對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2.有平喘、鎮咳、祛痰的作用;3.能抑制心肌收縮、抗凝血、高強度抑制血小板聚集;4.有鎮靜和抗過敏性休克的作用;5.有護肝、利膽、興奮子宮的作用。

歷代醫藥典籍記載艾葉為“止血要藥”,因其性溫,溫經止血,對於虛寒所致的婦科疾患效佳,乃是婦科常用藥。

艾葉搗爛制絨,即為艾絨,在針灸學上的應用十分廣泛。

艾葉晾乾可做成艾草枕,有安眠解乏之效;煎汁兌水沐浴,可以驅蚊蠅、殺菌消毒,防治皮膚病;艾葉泡腳可以驅寒除溼。

陰虛血熱及素有失血病即氣血不足者不宜使用,長期食用艾草可能會對神經產生抑制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