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桿菌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用戶95544942546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

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

幽門螺桿菌生存於人體胃幽門部位,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著就會導致各種各樣讓我們不舒服的症狀,像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或者暖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小小的細菌給人的身體帶來了大大的困擾。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並且經常發生,就要引起重視了。去醫院做個14C呼氣試驗,只需要空腹吃藥吹起,費用也就在一百元左右,簡單易行,無創傷,及早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時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殺滅幽門螺桿菌,一定記住殺菌後一月要去門診複查,看是否已將幽門螺桿菌殺淨,還要記得分餐,不能大家吃一個盤子的飯菜,否則會像感冒一樣再次感染。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幽門螺桿菌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導致以下問題:

(1)造成胃黏膜病變

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炎,15%~20%發展成消化性潰瘍,低於1%發展為胃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因。

幽門螺桿菌可以產生各種毒素及有毒性作用的酶,持續損害胃、十二指腸黏膜屏障,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持續炎症反應,發生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而胃黏膜的持續炎症反應可以導致胃黏膜發生改變,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胃黏膜癌變。

因此,如果確診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必須進行根除治療。

(2)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幽門螺桿菌是“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最危險的病因。幽門螺桿菌持續感染後,胃黏膜淋巴細胞增生並散佈進入粘膜層,對增生的淋巴組織具有刺激作用,可以出現淋巴細胞的癌變。

一旦確診“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必須進行根除治療。

(3)胃腸以外損害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會導致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有與血細胞、血管細胞類似的抗原,導致機體免疫系統誤認血液、血管細胞為外來危險因素,產生抗體進行攻擊,誤傷血細胞和血管細胞。如出現上述情況,也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


為啥幽門螺桿菌這麼厲害,輕易難以根除?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人們在胃裡發現的唯一活著的細菌。胃酸的腐蝕性很強,為保護胃壁,我們的身體會分泌一層粘液。

幽門螺桿菌可利用身體優勢躲在粘液裡生存。一段時間後,它還會直接穿越粘液層,到達上皮表面的微氧環境中定居。幽門螺桿菌有3個秘密武器,使得它在胃部的惡劣環境下生存的悠然自得,分別是…

(1)粘液酶能分解粘液,產生某些促進HP生長的營養物質。

(2)磷酯酶不但能分解粘液製造營養物質,還能直接破壞上皮。

(3)尿素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它會把HP產生的尿素轉化為氨,讓酸鹼值更適合HP生活。

這麼一通折騰下來,你的胃自然就發炎、潰瘍了。長期如此,就可能會出現癌症。





口臭或預示胃部問題

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有數據顯示,導致許多胃部疾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口臭發生率明顯高於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門螺桿菌後,口臭症狀明顯減輕。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直接產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如何確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14C或13C呼氣試驗。它屬於無創檢查方法,被檢查者只要口服含有14C或13C的尿素,在胃中會被尿素酶分解為14C或13C從肺中排出,通過機器可以檢測出來。陽性說明存在幽門螺旋桿菌,陰性可排除幽門螺旋桿菌。目前,這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方法。

幽門螺桿菌陽性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具有極強的傳染性,通過被感染的食物和水進入人體,在胃黏膜上“落戶定居”、繁殖,先導致胃炎,後發展成胃潰瘍、胃癌。一般通過三個途徑傳染:一是碗筷,每天將碗筷煮沸10— 15分鐘,可殺死多數幽門螺桿菌;二是床鋪,帶有幽門螺桿菌的人,可通過唾液和呼吸汙染被褥、枕頭,造成家人之間的傳染,應經常消毒換洗被褥、枕頭;三是貓狗等寵物容易攜帶幽門螺桿菌,應避免與寵物親密接觸。

藥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通常為服用2~3種抗生素加質子泵抑制劑,俗稱三聯療法。但容易產生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並帶來破壞消化道內益生菌群的副作用。

清潔口腔口腔是幽門螺桿菌的重要感染源,服用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療,一般對胃中的幽門螺桿菌有殺滅作用,但對口腔裡的卻往往無效,這就容易使口腔中的病菌進入胃腸道導致反覆感染髮作。所以要防止胃腸道感染,首先要徹底清除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

在牙菌斑中也存在大量的幽門螺桿菌。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隨唾液或食物嚥到胃內的幽門螺桿菌便興風作浪,導致胃病的發作。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還可導致口臭。防治幽門螺桿菌必須注意口腔清潔,每月更換牙刷,並堅持每餐飯後漱口刷牙,防止牙垢和牙菌斑的形成。

幽門螺旋桿菌長什麼樣?

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

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症狀為: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狀,如暖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有些患者還可出現反覆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番茄醫生


幽門螺桿菌是唯一可以在胃內生存並且引起胃部疾病的細菌,幽門螺桿菌由於自身結構的原因,使它可以在強酸環境中生存和繁殖。

小克認為幽門螺桿菌主要可以引起消化系統的三種疾病:

1.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分泌的毒素可以引發胃粘膜表面的炎症,引起慢性胃炎的發生,在慢性胃炎的病因中,幽門螺桿菌感染就佔了80%-90%,幽門螺桿菌主要是可以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發生,如果慢性淺表性胃炎長期不進行治療,就會有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可能。


2.消化性潰瘍:無論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都是可以由幽門螺桿菌引起,而且佔的比例是90%左右,如果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不進行治療和幽門螺桿菌根除的話,就會造成出血、穿孔、癌變、幽門梗阻等併發症的發生。

3

.胃癌:早在10年前,幽門螺桿菌就被認為是可以引起胃癌的第1類致癌因素,雖然幽門螺桿菌致癌的機理尚不清楚,但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的發病率是成正比例關係的。所以要在生活中、治療疾病中藥重視幽門螺桿菌感染,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喜歡小木匠的話,請點個關注!

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螺旋形、微需氧、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不要認為幽門螺旋桿菌生存在胃的幽門部位,就覺得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強的抗胃酸能力,其實幽門螺桿菌很厲害,利用它的螺旋狀結構,鑽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粘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對中性的環境中。

幽門螺旋桿菌會破壞胃黏膜屏障。

幽門螺旋桿菌有什麼危害?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是隨著胃腸道疾病的發病和人們對養生和預防觀念加強所致。大量研究表明:許多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發展都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有明確的文獻報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以導致急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某些類型的淋巴瘤和胃癌。部分消化不良的患者在接受了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後症狀有明顯改善。

而最讓人們擔心的是長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觸發一系列胃黏膜的病變,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等癌前病變,而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最終可導致胃癌的發生。

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方法

呼氣試驗:這是檢測幽門螺桿菌比較常用,且準確性非常高的檢查,不需插管,只須輕輕吹一口氣,就能查出胃病患者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簡便、快速、準確性高、無創傷,許多醫院都可以做。

免疫學檢測:需要抽血,通過測定血清中的幽門螺桿菌抗體來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

傳播途徑

主要是經口感染,比如:共用餐具、母親將食物嚼碎後再喂嬰兒,甚至與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導致傳染。此外,飯前、便後洗手也是減少經糞--口途徑傳播的方法。如果發現自己有感染,家人的感染機會也會增加。

預防

1、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要及時就醫、及早治療。

2、要切斷傳播途徑、注意個人衛生、注意口腔衛生,注意飲食衛生,提倡家庭分餐、碗筷注

意消毒,單獨使用。

3、幽門螺旋桿菌患者平時應注意飲食規律,營養均衡,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嚥,忌過飽,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菸燻、醃製食物。含亞硝胺的醃製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作用,就會增加癌變的幾率。

小木匠是專業的醫生,每天都會更新貼近生活的醫學知識,瞭解更多健康關注“外科小木匠”


外科小木匠


一、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一種螺旋形、需氧型的,革蘭氏陰性細菌。

二、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幽門螺桿菌,是唯一的,能夠寄生胃酸中的,一類微生物。主要生存在胃部、十二指腸等區域內。

本來,人體胃壁,通過胃粘膜,分泌胃酸、蛋白酶等,起到一層保護作用。但幽門螺桿菌,天生愛寄生和侵襲胃粘膜層,並破壞胃粘膜保護屏障,誘發慢性胃病。即Hp>PH。

可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1、最常見的,就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導致納差、泛酸、嗝逆、嘔吐、嘔血、黑便、便血、消瘦等等。常常併發胃穿孔、胃出血等危及生命。

2、最嚴重的,就是胃炎、胃潰瘍,發展成胃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