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在殲20和殲31之後,中國隱身戰機已經開始逐漸成熟,殲20改進型都已出現,殲31主打外貿或者艦載機,但也有可能只做外貿。隨著中俄軍工合作日益加深,中俄聯合研發隱身戰機的呼聲也越高。就想聯合研發C929那樣,中俄都對這個級別的客機有需求。不僅可以用於商業航班飛行,還可以用於改裝成預警機、加油機、指揮機等,豐富輔助機型。

蘇-57戰機的失敗也使得俄羅斯尋找合適的對象共同研發隱身戰機,那麼這就是中國第三款隱身戰機。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但這款戰機不是常規型,而是垂直起降型號,中俄對垂直起降型戰機都是非常大的裝備需求。在1960年代,蘇聯研發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戰機獲得了不錯的效果,讓基輔級直升機航母有了固定翼戰機。1987年定型的雅克141戰機生不逢時,沒過幾年就遇到蘇聯解體,也是不了了之。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隨著中國海軍快速發展,目前還缺少一種4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如果要造兩棲攻擊艦,那麼就需要垂直起降戰機。蘇俄有完整的垂直起降戰機生產體系,而中國也有殲20先進的生產經驗,對隱身戰機的理解顯然要強於俄羅斯。

至少從目前看來,殲20的成熟度比蘇-57更強一些,而且連改進型都出來的,蘇57還在掙扎著到底要不要大規模量產。作為下一代可能存在的艦載機,中國海軍應該有兩種配置,第一種是隱身型重型艦載機,30噸以上的起飛重量,雙發,重型制空。第二種就是隱身中型垂直起降戰機,作為重型艦載機的補充使用,可在兩棲攻擊艦上使用。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從這個角度看,殲31的問題在於體積不夠大,容易定位成中型艦載機。同時,航母上還需要X-47B這樣的隱身無人戰機,這方面已經有利劍無人機作為樣機研發。

第三款隱身戰機十年內問世,4萬噸航母就差最後一環,要造兩百架

如果能夠在雅克141基礎上研發,也足夠對抗現代隱身戰機,畢竟連洛馬的F-35B都是參考了雅克141的佈局研發。給10年的時間,也足夠垂直起降隱身戰機問世了,這樣一來艦載機的格局可基本確定,垂直起降戰機造個兩百架也不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