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的未來

礦山的未來


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是中國礦山開發全盛時代,祖國到處機器轟鳴,黃塵飛揚,大山的綠被被破壞,採礦機械把大山挖得凹凸不平,滿目瘡痍,廢水橫流,煙囪林立,烏煙似龍。。。

那年代,我在韶關馬壩讀書,就在南華寺附近,經常在大寶山及韶關一帶來來往往,沿途韶關鋼鐵廠,韶關冶煉廠大煙囪吐出各種顏色的煙,天空變成了一幅多彩油畫。我有二個母姨,一個在大寶山礦工作,一個在韶關鋼鐵廠工作,我基本每個週末都去大寶山,礦區是露天開採及坑道開採,有許許多多的大卡車在拉礦,塵土飛揚,地表都被挖得凹凸不平了,其實,許多礦山都是與大寶山一樣,開採了礦脈,但破壞了環境。

我原來是冶金系統的職工子弟,在葵潭西嶺錫礦(還有鉛鋅及硫鐵礦),是地下開採,選礦選出的尾砂,廢水橫流,礦窿裡流出來的水是帶鐵鏽的酸性水,礦裡只能築堤壩來攔截,但越排越多,尾砂,廢水又漫出來了。那時,凡口鉛鋅礦,澄海蓮花山鎢礦,古巷厚婆凹錫礦,潮州七二四鈷冶煉廠。。。都在生產,估計,當時全國的情況都差不多是這樣,損壞了植被,汙染了環境。多年以後,有些礦山由於資源枯竭,就停產或破產了,曲終人散了,但留下的只是被挖得滿目瘡痍的礦山,地下的酸性廢水仍然不停的流出來,汙染河流,田園,環境,尤其是大面積的開採礦坑,都積滿了鐵鏽般的水,水中連一條魚,一隻蝦都沒有,就連生命力旺盛的螞蝗都無法生存,那是因為酸性有點高。在發現這些問題以後,國家,冶金系統就開始對這些開採後遺留下來的問題進行整治,包括仍在生產或停產,破產的礦山,築壩攔截汙水,尾砂。平整山體,改良土壤,種樹復綠,幾年以後,又恢復了金山銀山,魚兒們回來了,鳥兒也回來了,動物們也全部回來了,尤其是粵北地區,簡直就變成了森林公園,樹木成蔭,鮮花盛開,溪水清澈,鳥飛魚跳,山豬,山羊,五彩山雞,穿山甲,奇珍異獸。。。。。都回來了,北江的水更秀麗了。

大寶山礦,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興起了民採熱潮,於是,廢水,廢渣,廢土到處亂倒。後來,省政府就下決心把大寶山的環境整治好,投入了巨資開始了環境整治,改良土壤,還種了九十萬棵樹,突破了酸性土壤復墾技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在,大寶山成了全國首批,廣東省唯一一家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也變成了園林式礦區。

在澳洲,對礦山開採及開採後的復原做得非常好,開採前,必須採集土壤,分析各項指標,原有地形地貌,覆蓋物,植物等拍照,取樣,並把植物移到其他地方。開採後,修復土壤的原貌及各項指標,然後,再把植物移回來,種活,再觀察幾年,總之,必須達到原來的所有指標。所以,澳洲的環境很漂亮,天藍藍,空氣很好。

國家除了投巨資整治礦山開採帶來的環境問題之外,還對鄉村,山林,草原,水體,海洋等進行了環境保護的工作,不久,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林區產業及旅遊。。。。。那是人類美麗的家園。大山與海洋,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是萬物生存,生長的地方。

綠色星球,就是我們的故鄉。

礦山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