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當物質的需求日益滿足時,人們更需要書籍來對抗精神的飢餓,作為圖書收藏與借閱的地方,圖書館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軟實力,意喻城市的希望與未來。歷史悠久、藏書量巨大、設計精美的圖書館在滿足人們對知識的飢渴的同時,也是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驕傲和名片。例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取景地—今年305歲的聖三一學院圖書館,這座愛爾蘭最古老的圖書館不僅是都柏林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公認為世界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聖三一學院圖書館

美得像天堂的圖書館可不止這一處。古典華麗而細膩的阿德蒙特修道院圖書館除了珍藏圖書,還以裝飾精美絕倫的巴洛克式建築牆面、洛可可風格壁畫與雕刻著稱,吸引遊人無數。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阿德蒙特修道院圖書館

深圳,作為國際性大都市中的後起之秀,這座城市的圖書館自然不能從時間長度上去媲美其他圖書館,但又因為這個深圳的年輕與活力,深圳圖書館的設計更為為時尚,極富現代感。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深圳圖書館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2003年,深圳提出了建設“圖書館之城”計劃,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此為文化願景的城市。深圳從來都是“言必行,行必速”,在圖書館讀書熱的浪潮之下,深圳投入資金10多億元,歷時三年,一座全開放、大空間、無間隔的圖書館便出現在深圳福田區的中心地帶。黃金般的地理位置,是寸土寸金的深圳,向文化致敬的最大誠意。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深圖內部

圖書館提供借閱,書城實現購買。深圳深諳圖書館和書城應該相輔相成,共同支撐起深圳的文化框架的道理,在深圳圖書館不遠處,便是深圳的中心書城。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深圳中心書城

經營面積4.2萬平方米的深圳中心書城,是現時全世界單店經營面積最大的書城。對深圳人來說,“中心書城”不僅僅是一個可以買書的地方,更是一個優質的公共活動空間。這裡有從不打烊的24小時書吧,為讀者提供了全天候的閱讀空間;有百科全書般的“深圳晚八點”,可供市民分享經驗、交流意見;還有一年一度的“深圳讀書月”,為高速發展的深圳,注入詩書氣。中心書城外面的市民廣場,更是街頭藝術的聚集地,集合現代與傳統的手藝與表演在此匯聚,成為深圳一道獨特的風景。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24小時書吧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深圳晚八點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市民廣場的街頭藝術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古語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的作用,小到修身齊家,大到治理天下。閱讀,不僅是眾多市民的個人樂趣、生活方式,更是一座城市高貴的堅持、執著的堅守。深圳的圖書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圖書館之城”。這座曾經被戲稱為“文化沙漠”的城市,通過閱讀,正在向世界展示它熠熠生輝的文化魅力。

若有天堂,那將是圖書館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