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爲什麼給劉冰那個含白紙的文件袋

現實社會有很多劉冰這樣的人,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他”。我就想好好談談這個人,涵蓋為什麼丁元英主動給劉冰那個檔案袋,而不是葉曉明?丁元英的目的,預期,劉冰為什麼不先打開文件袋看看,然後再找歐陽雪?作者豆豆寫這段的意義,劉冰的想法等問題。

為了不改變原著中的意思,以及我個人的判斷,我把原著中的幾段關鍵的話梳理出來,會有些長,感興趣的逐字去讀。如下: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為什麼給劉冰那個含白紙的文件袋

片段一:“1998年10月4日下午,肖亞文和劉冰應丁元英的約見同車從北京來古城。肖亞文按丁元英的交代,把劉冰送到丁元英的樓下,然後開車去維納斯酒店,迴避了。 劉冰自從退股以後一直處在一種尷尬而懊悔的心態裡,此時來見丁元英不免生出幾分生疏和拘謹。他敲開門,極不自然地笑笑說:“丁哥,你找我?” 丁元英請劉冰坐下,把煙遞過去,說:“我這兒準備準備,最近就走了。趁中秋節叫你過來,有幾句話咱們絮叨絮叨,你也趁這空兒回家過個節。” 劉冰說:“丁哥,你看小丹的事我也沒啥表示……” 丁元英擺擺手不讓他說這個,自己點上一支菸,把打火機遞過去,說:“劉冰,咱們終歸是有段唱片的交情,臨走我多句嘴問問,以後怎麼打算?” 劉冰這次把煙點上了,說:“沒啥打算,先混著唄,看看以後咋樣。這公司咋說也是我從白手起家就跟著幹起來的,有感情了,只要公司不趕我,我就跟著走。” 丁元英說:“公司剛籌建那會兒,好多事都得顧及人情。現在公司改組了,就得走新章程了,搞市場只靠人情不行。你心裡得有個數,只有你行,你才有機會

。” 劉冰搖搖頭說:“退股的事我把歐陽雪傷了,肖總對我肯定有看法,她現在正忙著跟樂聖公司談判,好多事顧不過來,等她騰出手,我估計就該收拾我了。”丁元英問:“既然你預見到結果了,你的堅持為的是什麼?” 劉冰說:“我好歹也是創建公司的元老,我的資歷只有在這個公司才有用,換個地方就沒用了。肖總真要趕我,我認命。肖總要是給我個機會,那我在公司就有希望。我也想過自己乾點事,可現在啥生意都不好做,還是呆在公司裡穩當,起碼不至於賠錢吧。” 丁元英問:“如果當時對訴訟沒點判斷,你們會不會退股?” 劉冰說:“不會,我們不知道丁哥已經事先算計好了。” 丁元英到裡屋拿來一個牛皮紙的檔案袋放到劉冰面前,文件袋的紙張、顏色、字跡都顯得有些陳舊,檔案袋被封線纏上,用膠水和紙條把口和白線全部封住,上面又覆蓋一層紅色蠟封。檔案袋上的建檔日期是1996年11月12日,封條的日期是1998年10月3日,檔案袋的名稱是《格律詩公司文件》。 過去的兩年裡,劉冰在不同場合曾經多次見到過這個檔案袋。 丁元英說:“根據民事訴訟法,如果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的,可以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提出再審申請。公司要趕你不會等到兩年,這個檔案袋裡的原始文件作為新發現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如果再審推翻原判決,你清楚公司會面臨什麼後果。” 劉冰呆呆地看著,神情緊張,頓時有一種陰森森、冷颼颼的陰謀感。他下意識地把這個用封條和封蠟雙層密封的檔案袋拿在手裡,彷彿抓住了命運的主宰。 丁元英說:“這點唱片的交情,我能幫你做的就這些了。
你記住,這東西只能用來保住工作,不能成為你要挾別人的籌碼。我這麼做已經很不要臉了,你別讓我更丟臉。” 劉冰連連點頭說:“我懂,我懂。” 丁元英說:“行,那我就不耽誤你的時間了,明天是中秋節,你早點回家看看。” 劉冰從拿起那個檔案袋就一直沒有放下,似乎生怕丁元英改了主意。這時他馬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丁哥,你還要和肖總談事情,我就先回去了。” 丁元英把劉冰送到門口,臨開門時囑咐道:“劉冰,肖總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只要你行,你就有機會。如果你自己不行,你走到哪兒都一樣。” 劉冰再次連連點頭,一邊出門一邊說:“我懂,我懂。””

片段二:“丁元英說:“我在古城賣過唱片,也因為這個跟劉冰有一段唱片的交情。你是格律詩的掌門人,念我過去給公司做過點事,我賣個老臉,跟你提個要求。” 肖亞文說:“大哥,我做了什麼錯事讓你這麼寒磣我?” 丁元英說:“劉冰留在公司本意不在打工,如果在你們和樂聖公司合作的敏感期間劉冰沒有什麼特別不當,可以考慮給他點股份,讓他有個實在的前途

。如果他有特別不當,可以調整他的工作,但是不要辭退,給他一個繼續留在公司的就業機會。” 肖亞文說:“行,我記住了。””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為什麼給劉冰那個含白紙的文件袋

片段三:“當一切似乎絕望的時候,丁元英的“新證據”檔案袋使他看到了一線希望的曙光,他像是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既緊張不安,又充滿了被拯救的渴望。 他反覆暗示自己:人人都是為自己,人人都自私,所謂的“朋友”只不過是一個名詞而已,根本不具備更多的含義,而金錢是衡量一切人際關係的惟一準則。他被一種強大的力量主宰著,血液逐漸升溫,“”彷彿手中已經真的把握住了什麼。 他思索、權衡,再思索、再權衡。他不甘心,他也不能甘心! 如果等到肖亞文要清除他的時候他才使用“新證據”檔案,他的人格和尊嚴就已經受到輕蔑了,所維護的不過是一個打工的機會,沒有實質意義。 如果是一個出於良知和正義感的人在簽約儀式前一分鐘的關鍵時刻把“新證據”的黑幕當眾曝光,那將是一個爆炸性新聞,他劉冰就是一個改寫樂聖公司命運的人物,真相大白於天下,伸張了正義,捍衛了法律,他無疑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成為英雄,必將演出一幕幕被記者團團包圍的風光場面……而樂聖公司作為“新證據”黑幕曝光的最大受益者,自然知道應該如何回報。 如果有了樂聖公司的條件墊底,那就

水漲船高,可以依託這個基礎再向格律詩公司要求更大的利益。畢竟現在是格律詩公司更輸不起,畢竟自己在格律詩公司還有資歷,歐陽雪和肖亞文要想躲過這一劫就必須得給他開出更高的價碼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交易,一舉解決生存和事業問題……劉冰越想越自信,越想越覺得不能再猶豫,他的手不由地攥住了那個能改變他命運的檔案袋,心裡湧起了一股出征決戰的悲壯。他要告訴眾人,他劉冰也是力挽狂瀾的人物,非等閒之輩。 他心裡默默自語:前途命運在此一舉了。 於是,他整理了一下發型、領帶、西裝,出發了。

結局就不用說了,劉冰威脅歐陽雪,但是歐陽雪沒吃那套,後來劉冰打開文件袋發現是白紙,於是說丁元英是騙子,最後跳樓。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為什麼給劉冰那個含白紙的文件袋

解釋一下最開始我們提出的問題:

第一:為什麼丁元英主動給劉冰那個文件袋,而不是葉曉明?

是因為丁元英在困難的時候,劉冰幫助過他,所以他也想幫一幫劉冰,和葉曉明、馮世傑在感情方面可能就沒那麼直接了。

第二:丁元英的目的和預期

目的不用說了,就是單純的幫忙,報恩。預期從丁元英和肖亞文的對話就看出來了,如果劉冰那這份文件去幹不和諧的事,最壞的結果也就是不給股份,不開除,這已經是最大的寬恕了,我覺得丁是出於好意,因為在和劉冰談話快結束時,丁元英特意囑咐劉冰拿回去看看!特意囑咐不要去威脅別人!如果看了,劉冰能體會到丁元英的良苦用心,然而劉冰並沒有看,這可能是他沒想到劉冰會是這種結果?

第三:劉冰為什麼不先打開文件袋看看,再找歐陽雪談?

原因:我覺得丁元英說的那句話涵蓋一切了,“靠!”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種方式是沒問題的,但是思維不能這樣去考慮問題。如果劉冰看了,至少他不會去找麻煩,也會如願的拿到股份,算是自己救了自己。

第四:作者在文章末尾寫劉冰,到底要闡述什麼想法?

沒有救世主!自己不修好自己,再好的機會也沒有用!劉冰這個人的結局,響應了書名。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為什麼給劉冰那個含白紙的文件袋

第五:劉冰在拿到文件之後的想法。

這是我最想談的問題,因為現實社會中,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個人有一段也是這樣。我提取幾個關鍵詞出來“

金錢是衡量一切人際關係的惟一準則”“想像力隨之膨脹”“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交易,一舉解決生存和事業問題”看看吧,這都是多麼恐怖的想法,更恐怖的是身邊有那麼多人有這類的想法,現實生活可不是小說,現實無法倒帶,金錢,慾望,好處,生存,這樣的字眼透漏著浮躁,空虛,劉冰為什麼自殺,還不是因為空虛嗎?什麼空虛?內心空虛!前進,奮鬥,努力都沒問題,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技巧層面,更要注重“修心”有一話說的很好:“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是啊,大家可以看看,多少人在流浪?多少人在活自己?我覺得這才是這本書比較有魅力的地方!最後分享我的一篇文章,關於修心的,《 ?》有興趣可以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