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分析」進口受限廢銅供應減少 成本優勢下降給電解銅消費讓路

廢銅進口明顯減少


在中國嚴厲的環保政策下,中國對進口固體廢物推行嚴格的限制進口政策,2018年廢銅進口量明顯減少。

2017年,中國對於廢銅的需求,近50%來自於進口廢銅,其中52%左右來自於“七類”廢銅。2017年四季度開始部分“七類”已經向“六類”開始轉換,再進口到中國,進口實物噸的大幅下滑背後金屬含量在提高。截止8月3日,2018年限制類進口固體廢物批文公佈了17批,受到新政實施影響,限制類廢銅進口批文大幅縮減,相較去年全年發放審批量減少75.87%。

「SMM分析」進口受限廢銅供應減少 成本優勢下降給電解銅消費讓路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1-7月中國累計廢銅進口量為138.24萬噸,同比下滑35.39%。據測算,7月廢七類實物噸佔比41.3%,廢六類實物噸佔比58.7%;平均含銅品位54.5%,廢六類銅金屬量佔比約80%,廢七類銅金屬量佔比約20%。今年1-7月累計進口廢銅78.7萬噸左右金屬量,同比下降約3-4萬噸左右金屬量。

「SMM分析」進口受限廢銅供應減少 成本優勢下降給電解銅消費讓路


在《2018年中國電工材料暨電機變壓器原材料交易峰會》上,SMM預計2018年、2019年國內廢銅進口量將呈現下滑趨勢,尤其是來自於“七類”廢銅的進口量。


精廢價差回落 廢銅成本優勢明顯下降


禁止“廢七”類廢銅進口及更加嚴格的進口審批制度,減少的廢銅進口量難以靠國產廢銅彌補,國內廢銅市場供給逐顯緊張預期,精廢價差回落。

由於廢銅成本優勢已明顯下降,令原料收緊預期增加且電解銅消費也將因此而提升。

「SMM分析」進口受限廢銅供應減少 成本優勢下降給電解銅消費讓路


科普小知識


廢銅作為冶煉及加工兩個環節的原料,其調節作用至關重要。

舊廢銅:是指廢棄的、用過的或(生產企業)外部產生的廢銅。它來自已經達到其使用期限的產品。

新廢銅 : 在初始生產過程生成的,它可以由銅冶煉工廠、銅製造商和下游加工廠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