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鎖具的發展 展望智能鎖的未來

鎖具,是指加在門、箱子、抽屜等物件上的封緘器,需要專門的鑰匙才能打開。鎖業的發展史是人類文明起源的見證,遠古時期聰明的人類就懂得把貴重物品用獸皮包起來,外面用繩索捆綁,並且在開啟處打上特殊的繩結,這個繩結只能用一個叫“骨挫”的工具才能挑開,這就是今天鎖和鑰匙的雛形。

從鎖具的發展 展望智能鎖的未來

到了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開始考慮,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讓開門關門變得簡單,於是我國先民創造了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門閂,門閂插在門內,門從外面也就推不開了。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鎖具,可稱得是“世界第一鎖”。後木匠祖師魯班對其進行改進,裝上機關,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鎖。但由於木鎖不夠堅固、保密性不強,到了中國漢朝出現了俗稱三簧鎖的銅質簧片鎖,這可以說是中國鎖具發展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越,其保密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加強。而三簧鎖在中國一直沿用到20世紀50年代。

從鎖具的發展 展望智能鎖的未來

18世紀初,英國人D·波特發明了凸輪轉片鎖,鎖內金屬葉片利用彈簧控制轉動,鑰匙插入鎖內必須先轉動葉片接觸到鎖舌缺口才開啟。葉片鎖因其造型美觀大方,被公認為鎖和鑰匙的標誌。1848年,美國L·耶爾發明的圓柱形銷栓彈子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人類也由此進入現代鎖時代。

從鎖具的發展 展望智能鎖的未來

從鎖具的發展 展望智能鎖的未來

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應用,鎖具進行了一定的科技改進,在用戶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簡便化。例如聲控鎖、紅外線鎖、電子卡片鎖、指紋鎖、遙控鎖,相對於傳統的鑰匙開鎖,智能鎖的優點是不需要攜帶鑰匙,可以便捷更換密碼,不需要直接換鎖或是重配鑰匙,這些鎖具有著機械鎖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智能門鎖的關鍵功能在於通過指紋解鎖或密碼等技術,藉助智能手機以及配套應用,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簡單與方便。比如德施曼小嘀就能使用配套APP設置指紋時效、給好友發送一次性開門密鑰,聯動智能貓眼還能實現24小時自動防盜抓拍並傳送照片。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市場形勢下,智能鎖行業將會高速發展,逐漸替代機械鎖成為門戶標準配置,為人們的居家安全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從鎖具的發展 展望智能鎖的未來

如今鎖具已成為安防實體防護重要的產品,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總結鎖具的發展史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正是人們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不斷對鎖具的性能提出新要求,才促使著鎖具的更新換代。時代賦予智能鎖發展的強大生命力,行業也需要深耕智能鎖技術,進一步拓展智能門鎖行業發展,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便利,推動鎖具的發展、智慧產業的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