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租金」終於來了,這是長治久安之策嗎?

我們曾經說過:“如果企業租金上漲過快,政府也一定會干涉的”。

現在“控租金”終於來了,問題是:漲租金,是市場亂象還是經濟規律?“控租金”,是權宜之計還是長治久安之策?

租賃市場亂象為誰之過?

網上流傳著李先生推漲租金的故事。

“控租金”終於來了,這是長治久安之策嗎?

之所以機構搶著給業主開出承租高價,背後的邏輯線有兩條:

一是以收租轉租行為來看,通過分拆房間、化小面積出租可以穩賺不賠。

有些企業機構從市場上收租散戶出租屋改造,原本3間房隔成4間,承租人租金未漲,總租金憑空增長33%。

二是以租賃機構思路來看,通過上市加倍收回投資收益。

未來只有頭部企業才有機會上市,現在跑馬圈地、廣收房源,明天上市的資本回報可謂巨大,這也符合資本逐利的本性。

政府部門約談,租賃機構聯名錶態不漲價,變相承認了推升房租的事實,也變相承認了租賃機構的確具有推漲租金的動力和能量。

有人說,租賃機構壟斷市場、爭搶房源、導致租金過快上漲;

也有持反對意見者認為,機構持有房源僅佔租賃市場的10%左右,不足以影響市場整體租金的變化。

雖然壟斷足以控制市場量價走勢及預期,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商品漲價是必須通過絕對壟斷地位來實現的。

阿基米德可以用槓桿撬動地球,少數地王、少數樓王都曾經帶動整個板塊房價上漲,小股操盤帶動股價上漲也並不稀奇。

漲房租只是表象,爭搶房源恰恰印證了供給的稀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