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幣圈行業里,年薪50萬隻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現如今幣圈行業裡,年薪50萬隻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經常上論壇的朋友們一定有所瞭解,現在各大網絡平臺,如知乎、果殼等等總有一大幫看似炫富的神團,說自己年薪多少。而普通人的身邊卻好像並沒有聽到太多類似的聲音,於是有很多朋友就認為這些炫富神團只是虛無縹緲地存在於網絡世界,從而兩耳不聞窗外事,做起了佛系青年。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帶您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當今的富人是怎麼富起來,又是怎麼被洗牌的吧。

中國三次財富大洗牌

第一次是(jingshui902一起交流區塊鏈吧)膽大的對膽小的進行洗牌。所以,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並不是有多大學識的,而是膽大的。在此過程中期和後期,配合改革開放以後的貨幣發行和通貨膨脹,依靠工資積累的人士,突然感覺到財富相對貶值得越來越厲害。這也是東南沿海一帶財富崛起,而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東北地區財富地位急劇衰退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大洗牌是有知識、有見解的人士對知識和見解缺乏人士的大洗牌

,這種洗牌發生在15年前,突出表現在一大批優秀民營企業的崛起,包括華為、騰訊、TCL等,而那些所謂的“投機倒把”分子沒落了。

目前正在上演的第三次財富大洗牌,將是新思維方式者對舊思維方式者的洗牌,在過去三年和未來10年都將不斷上演這一曲大戲。如果依然抱著舊有的觀念,想富起來真的是很難了。而一批已經創業成功的50歲以上的成功人士,仍舊堅守原來的成功經驗,也會被歷史所淘汰。

新商業模式挑戰舊商業模式 新技術取代舊行業

傳統商業模式更多集中進行實體渠道、實物產品的流通,然而互聯網的發展,讓虛擬的現實交易得到實現,貨幣支付擺脫了“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侷限”。

從在行業上很多傳統行業也會隨著新技術的應用而日益被取代。比如說近三年來,作為深受應屆生追捧的四大會計事務所的招聘崗位上發生著變化,審計崗位的縮招和技術諮詢的擴招。審計,作為一個非常重複的工作,裡面技術性的東西不是很多,剛入職前兩年的小朋友會做很多抽憑、發函等重複性工作。這些東西很容易被機器人取代,至少是有取代可能性的。包括普華永道、德勤在內的“四大”都宣佈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審計領域。

踩在地板上的正解

現如今幣圈行業裡,年薪50萬隻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年薪20萬和50萬的差距,在於“思考”。而年薪50萬以上則在於戰略。對整個行業具有深刻理解,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理解工作,並能夠對各部門工作做出正確有效的整體戰略部署。

1. 跟對老闆

環顧現在的就業市場,很多房地產、金融公司董事長助理的崗位就已經年薪百萬了,這在很多公司都已經是總監級別水平。在中小公司,哪怕是總監的位置,也只是拿著一個月三五萬的薪水,幹著差不多的活。道理很簡單,公司賺錢,你跟著賺錢。老闆是明君,你也會是名將

2. 進對行業,創造溢價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朝陽產業,個人的努力改變不了行業的命運。前不久,萬達女高管徐毓因業績不佳跳樓自殺,而在其跳樓自殺的背後,其實是地產行業的快速衰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6月6日,今年年內發佈的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已超過160次,去年累計200多次。預期不明確的高風險行業,於是銀行的貸款政策縮緊,也就是說房地產企業貸款很難了,而且利息極高。

已經非常成熟並走向衰退的地產行業很難找到溢價。產業發展是有生命週期的,基本上會經歷發展、成長、成熟、衰退幾個階段,進入成熟期後,市場需求的增速放緩,使得市場競爭更加緊張。可以想見,在這樣的地產行業,業績不佳也是就不難解釋了。

重複也是創造不了價值的。能提升你個人或者公司價值的事情是創新。百度花了1個億收購李叫獸的公司,看上去只是收購了一個高度專業的營銷團隊,實質是,百度是想收購一條能激發創新的鯰魚。高溢價只會體現在幫公司更好的發展上面。

隨著金融科技的普及和應用,有越來越多的龍頭公司開始關注並認真思考並應用在企業發展上。JP Morgan首席運營官馬特·澤瑪斯曾表示:“我們要保證行業領頭羊地位,就必須得在金融科技上先拔頭籌。”像JP Morgan在金融技術領域也走在行業前沿的金融公司,其發佈的震驚國內外的COIN軟件只是其斥巨資開發的2000多個技術項目中的一個。它專門設立了技術中心,聘用約4萬名技術工作者,技術預算達96億美元,專攻大數據,機器人和雲基礎設施。此外,它還和英特爾、微軟等30多家企業組成了一個新的區塊鏈聯盟,以開發相關的標準和技術。

區塊鏈行業人才發展

現如今幣圈行業裡,年薪50萬隻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2017年,區塊鏈在野蠻中生長著,完成了一場全民佈道。這一年,有人在幣圈輕鬆實現了財務自由,有人做了一場黃粱一夢。這一年,ICO亂象叢生,被監管層高調禁止,50億美元的泡沫也隨之破裂。這一年,有人因幣結緣,相伴一生,也有人因幣自殺,令人惋惜。

2018年,區塊鏈繼續在商業世界之中橫衝直撞,但卻越來越朝著規範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於昨日(7月31日)發佈了兩年一度的《金融科技脈搏》(the Pulse of Fintech)報告。

報告顯示, 2018年上半年,美國區塊鏈投資已經超過了2017年的投資總額。數據顯示,包括區塊鏈在內的金融科技領域上半年投資額突破了50億美元。報告指出,全球區塊鏈領域的投資通常主要是更有經驗的企業和聯盟參與新增融資輪的投資,而不是對市場新加入者的投資。

區塊鏈火熱的背後,正面臨著人才匱乏危機。創業公司不斷湧現,各路資本跑步入場,以及對人才的渴求。於此同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高門檻,越來越多的知名公司求賢若渴,紛紛揮灑重金,將具有技術和商業知識的人才攬入懷中,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不例外。

據BOSS直聘發佈的《2018旺季人才趨勢報告》數據顯示,區塊鏈技術崗位平均月薪達到2.85萬元。這還只是國內水平,據相關人士介紹,在美國硅谷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運營人才,只要涉及區塊鏈,薪資都是大幅上漲,平均年薪大概在25萬美元或以上。2018年前四個月,區塊鏈相關人才的招聘需求更是達到2017年同期的9.7倍。

搜索了拉勾網、獵聘兩大互聯網招聘網站,通過崗位比對,發現區塊鏈技術人才市場最為火爆,如工程師等職位,年薪普遍在40W以上,個別崗位年薪甚至達到百萬以上,涉及汽車、生活服務、網絡安全、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多個行業。

現如今幣圈行業裡,年薪50萬隻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現如今幣圈行業裡,年薪50萬隻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區塊鏈行業的高薪一方面是資本的湧入,另一方面是複合型人才的短缺。各類招聘網站上,區塊鏈的相關職位對求職者的要求都相當高,一個合格的區塊鏈開發運營人才不但要懂Java、C++等,也要對經濟學、密碼學等有足夠了解。

區塊鏈行業的人才引進具有一定的門檻,傳統的精英階層和中產階層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轉變思想、學習認知。現下,國內已經有8所高校先後開設了區塊鏈相關課程。國際金融第一考CFA也將金融科技納入考試範圍。隨著區塊鏈教育的開展,人才缺口這一現象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由於目前區塊鏈正處於開發的初級階段,後續的行業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儲備。如果你想踏著50萬年薪的地板,還等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