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臣先生談譚派名劇《秦瓊賣馬》

《賣馬耍鐧》寫的是秦瓊落魄時在旅店裡的一段遭遇。這出戏是譚鑫培的代表劇目之一。譚演此戲,特點非常多。我大致從倆個方面來說:

在唱腔的方面,在幕內咳嗽一聲用“嗯噴”而不用“嗯肯”,因“噴”用唇勁,念出來是滿口音,“肯”音半在喉間,不易宏亮。

許良臣先生談譚派名劇《秦瓊賣馬》

打引子的“故”字音,虛實勁頭兼用,遂有亮音。唱“馬”字長腔轉到“呃”字音時,有一“嘟嚕”之音,唱到“此馬來頭大”兩個長腔時,帶有複韻,這都是最突出的口法。唱“咱”字音也非常蒼勁。總之,唱高音則嬌脆寬大,唱低音則沉著蒼勁。

在做舞的方面,無論是坐,立,站,走,背影,一舉一動都要大方得體,如正面坐的姿勢是兩足八字形,一前一後,在前的一足亮出靴底。唸到“就是他”的身段時,上前半步叫單雄信轉來,形容秦瓊在窮病交加時的著急狀態,身段即好看,情緒也與劇中人十分相合。

許良臣先生談譚派名劇《秦瓊賣馬》

賣鐧時,兩次出店門退回的身段,手法不同。快板一段唱到“就是他”三字時,手向右指,髯口向左甩,最後一指指向臺前,身體略向前斜俯,這種身段要有最好的武功的人才能應付自如。

在耍鐧“大刀花”時最要注意,跟著轉身甩一下髯口,要連使十餘個大刀花,連擰十餘下髯口,這也是最難使的身段。最後起蹦子亮相轉過身來,又要站得穩,這是譚氏的絕技。

曾見老譚演打漁殺家在脫老斗衣時,將衣交左手擰轉數下把衣服繞成一根“麻花”,趁勢再回上來變成一個如同麻花餅,放在腿上這種藝術,顯然是下過一番苦功的。

許良臣先生談譚派名劇《秦瓊賣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