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語文者得天下」,提高語文能力小學、初中、高中有不同側重點

經常有家長認為數學、英語比較重要,孩子稍微落後就急得不得了,但是對語文就不是很在乎,覺得語文很好學、很好補,這種觀點真的是非常不對的。

語文學不好非常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如果語文基礎打不牢,中考、高考的時候很難提高整體的成績。曾經有一位參加高考閱卷的老師感慨說,現在的政治主觀題可以當閱讀理解題做了,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很佔優勢。

也就是說,閱讀不好的孩子不僅語文拿不了高分,政治、歷史,甚至需要讀懂題意的數學等理科科目成績也會受影響。

“得語文者得天下”,提高語文能力小學、初中、高中有不同側重點

語文學的好的孩子理解能力更強,理解能力強的話對其他學科的知識就更容易接受,只要在關鍵時候稍加點撥,分數就突飛猛進。

語文學好了閱讀能力也會更強,喜歡閱讀的孩子,詞彙量更豐富,擁有更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情商更高,未來更容易脫穎而出。

語文是關於語言的學科,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更有優勢。

要想學好語文,小學、初中、高中需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家長可以根據這些不同的要求去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得語文者得天下”,提高語文能力小學、初中、高中有不同側重點

一、小學階段,語文學習更強調基礎性

1、重視識字

家長除了重視孩子的識字數量之外,還要讓孩子讀清、寫清、記清每一個字。一是把字音讀準了,二是要寫準字形,三是識記不同詞組。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家長要在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學兒歌的時候加強對字音、字形、字義的練習。

2、啟發聯想

低年級的記憶是形象記憶;中年級的是關聯記憶,句子與句子的聯繫要先看清楚;高年級則注重結構記憶,想到圍繞作者的印象,是怎麼佈局的。

小學階段要尊重孩子形象記憶的規律,啟發孩子進行想象和聯想。讓孩子看畫面想文中的語句,或者從文字想象出畫面,這樣更容易激活學生的思維。

或者鼓勵孩子從這個內容聯想到另一個內容,從一個詞想到另一個詞,從 一篇文章想到另一篇文章,這樣讓孩子嘗試自主學習。

“得語文者得天下”,提高語文能力小學、初中、高中有不同側重點

二、初中階段,注重能力素養的積累

1、深度理解

初中階段,老師會把課堂變得更“寬”,把語文中美好的東西通過巧妙的方法展現給學生,讓語文課變得有趣、富有變化、豐富厚重而靈動。

比如會採用多角度品讀、多角度對話、多角度評論、微寫作的形式,把課堂引向學生的深度思考。

家長也要引導孩子熱愛語文課,把對語文的熱愛延伸到課堂外,可以在家裡和孩子討論課堂知識,更深度的去理解課文的意義,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去看待課本中的作品。

2、學會表達

在孩子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我們要注意讓孩子學會表達。在課堂上老師會用更多形式,讓學生去製作展示和表達,比如會有PPT、手抄報、書籤、演講、故事會等。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鼓勵孩子進行表達練習,比如讓孩子大膽自由地評價影視劇、動畫片中的人物形象,對喜愛的故事進行改編和表演等。

“得語文者得天下”,提高語文能力小學、初中、高中有不同側重點

三、高中階段,重視綜合能力提高

1、獨立思考

從高考命題材料上看,高中語文教學會更加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彰顯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貼近學生生活。

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埋頭學習,即便學生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並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

家長在引導學生吸收更多知識的同時,要指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並且要貼近生活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綜合素質

現在的考試加強了開放和拓展、聯繫和整合的考查力度,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突出開放性和個性化的理解,因此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家長要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儘量讓孩子能夠各方面均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