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媽媽爲何如此自信?女兒的申請材料一寄出,就知道會被哈佛錄取

來源:格為Grokwise(ID:Grokwise)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都說藤校錄取的不是最優秀的學生,而是最合適的學生,那這個合適是什麼標準,體現在哪些維度上?想要爬藤的學生和家長們,又該如何準備合適的申請材料?

本文是一位媽媽的自述,她的女兒被哈佛和耶魯同時錄取。她全程參與了女兒的申請,付出心血研究指導;也親眼見證了女兒身邊的同學、鄰居和玩伴等申請名校的過程,總結了這一份厚重的名校錄取經驗。

女兒的EA申請材料一寄出

我就知道她會被錄取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我女兒的在校成績應該是年級第一,SAT的各門考分也不錯。她一直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是三個校隊的隊員及其中一個校隊的隊長,還喜歡滑雪、衝浪,等等,這就與許多亞裔孩子不一樣。面試的人都對她的活潑開朗很感興趣,甚至奇怪她身為亞裔竟不會彈鋼琴拉小提琴。

她當了兩年多輔導小學生的義工,也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組織,作了一個小俱樂部的頭頭,連續兩個暑假到餐館打工,等等,但這些幾乎是每個想申請HYPSM (Harvard/Yale/Princeton/Stanford/MIT) 的人都具備的條件。

如果成績不差,各項基本要求也具備了,能否在眾多的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申請材料準備的好壞就相當重要了。

我們要女兒強調的特長和亮點就是她的數學好,年齡小。她跳過了8年級,比大多數同級同學小近兩歲,而她的數學成績一直是學校最好的。私立學校很少帶學生參加學術比賽,女兒僅在十年級參加了一個全國數學競賽。初賽通過,但決賽通知書的到達和決賽日期都在學校20天的春假裡,根本沒人通知她。

除了九年級一些地區小獎,女兒沒得過數學比賽大獎。可是美國女孩數學好的不多,進入該項目最後一輪的女孩更是寥寥無幾,這就值得在申請表和短文中突出強調,再附上相關材料應該更有說服力。另外,數學老師的推薦信裡,肯定也會顯示她的數學能力。我女兒所選老師的推薦信肯定都寫得很好,這從每學期的學校報告中就可看出,其中物理老師的評語幾乎把她寫成了天才。

她申請短文的題目就是“Who Am I”,既突出了其靈氣好動、善於影響玩伴的個性亮點,又寫得流暢有趣。學校的升學顧問說它一氣呵成,像個小電影一樣,讀完了還想再讀一遍。這就保證她至少在招生官員讀文章時,不會被刷掉。她還寫了另外一篇Optional的短文,就是想讓招生官員從不同側面儘量多瞭解自己。

女兒還利用申請表中要求敘述課外活動影響的短短几行,來表現自己的另一特質,強調了幾年來輔導小學生的經驗,讓身為獨生子女的她得到的快樂和成長。這大概也和別人不一樣吧。當女兒的提早申請材料一寄出,我就相信女兒會被哈佛和布朗錄取。

當初我送女兒去私立高中,就是因為女兒貪玩粗心的性格,使得她的學習成績實在很難在亞裔孩子群集的公立高中拔尖。所以曲線救國,讓她去了私立學校,稍推一推她,就做了第一名。著名私立學校的另一個好處是,他們的升學顧問和體育教練都與這些名校有聯繫,知道名校如何錄取學生,在指導學生申請時會給學生很多很好的建議。

許多華人孩子是好高中的第一名,未能被HYPSM等大藤校錄取的卻不在少數,家長們大都從學習上找原因,而不是從其他四五個關鍵點去發現問題。

一個朋友的兒子學習極好,被同學們稱之為天才。他高中就到布朗去上數學課拿過全國數學獎,SAT1成績1580而SAT2門門滿分,課外活動看上去是全才。他一心想上哈佛,結、沒被錄取,去了布朗。當時家長認為是因為孩子的在校成績GPA排名稍後。後來女兒要申請大學,我向他家長討教經驗時,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發現他的課外活動很豐富,但從沒做過義工是一大缺憾。還有申請文章寫得太匆忙,根本沒有展現出其個人特質。

十多年前,我們這裡一個學校排名第二的華裔女孩去了哈佛,而第一名未被錄取。那女孩看上去文靜漂亮,卻在十一年級時報名參加了《Seventeen》雜誌舉辦的青春女孩大賽,經過一番過五關斬六將,最後進入了前十名,拿了很大一筆獎金,在學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她在介紹申請大學的經驗時,特別強調這個隨申請表附上的比賽結果材料,讓她在申請多所名校中獲益匪淺。事實上,能進入那個比賽前十名的女孩,個個都機智過人,多才多藝,能力就不是一般人具有的。她的學習成績又是那麼出色,即使有其他的薄弱環節,名校也會對她刮目相看的。

還有一個朋友的兒子被MIT錄取,申請時隨材料寄了一張拉小提琴的音像盤。因為一些比她兒子成績好的同學都沒被MIT錄取,家長好奇,就打電話去問原因。招生辦公室的人告之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其小提琴音像盤讓MIT的音樂教授看了,評價說她兒子已具備了報考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的水平,而MIT的學生樂團最需要這樣的人才;第二個理由是他曾在州里的電腦比賽中拿過第三名。招生的人說,成績好的人太多了,就只能看其他方面的特長了。

提前準備申請材料

做到遊刃有餘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所有想進名校的學生一進高中,就要使出渾身解數,修煉十八般兵器,為使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全才,還要想方設法去打造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申請大學時,學生們更是八仙過海,盡顯其能。但是,很多學生12年級一開學,真地會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準備和認真組織申請材料

,可能會讓多年的苦練最終功虧一簣。這時如果家長能幫忙的,就應該幫幫他們。在申請大學這件事情上,真正完全獨立一切都能自己搞定,事後沒有一點遺憾的孩子真不多。我們這裡去HYPSM大學的孩子,個個都有家長在後面幫著收集資料,複查所填表格,督促各階段事情按時完成等等。

我那時就是讓女兒在暑期中就寫好Essay,還讓她將Common申請表填個初稿,找出下面重點要做的事項來。

前幾年的在校成績以及某些活動已經是過去時,是不可改變的了。而自己現在還可控制的因素就是,開學後選哪些老師寫推薦信,哪個運動隊能爭取當上隊長,某門SAT2十月的重考,哪些是她的弱項要加強準備,等等。即使我這樣盯著,女兒一回到學校,就忙得天昏地暗,很少有時間再去考慮準備申請材料。很多常規申請的材料還是等到放寒假回家後,她才匆匆忙忙在Very Last Minute完成,再趕在郵局下班前把申請寄出。

所以,我一直建議朋友們,在孩子申請大學一事上,能早準備儘量早準備,這樣才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把申請材料組織得滿意些,或者說包裝得漂亮些,命中率也高些。

另外,申請大學前,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參觀所要申請的學校,還要認真參加招生辦會議,注意聆聽家長的提問和招生官員的回答,儘量獲取這些學校有關招生的第一手資料。這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就是通過這些活動,悟出了一些關於申請材料的準備和組織整理的注意要點。我還讀了很多美國的升學參考書和這些大藤校的招生章程,也從中獲得了不少經驗。女兒的升學顧問給的一些建議,對她幫助也很大。

名校申請經驗

總結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以下幾點就是我們的經驗總結,但時過境遷,也許與現在的實際招生情況已不相符,希望現在高中生的家長選擇性地參考。

01

名校招生時肯定要看高中平均成績GPA,但他們也極為看重AP考試的成績,因為那是全國統一的考試,更具指標性。最後才看SAT成績。

有些高中生選了很多AP課程,特別是公立高中AP課程可幫助學生提高GPA和排名,有的人甚至選了20多門。如果門門考試都5分,那肯定沒話說。如果大多數AP成績是4分或更低,名校招生官員就會認為該學生want challenge但沒有meet challenge ,是因為他學習能力有限,或沒有自知之明。招生官員對這樣的學生不太會感興趣。

我女兒當年只選了5門AP課程,每門都考了5分。選課少而精,學習時不會太辛苦,考試時也有精力充分準備。不過,我們地區有兩個公校女生真是考了近30門AP,門門5分。她們還有州里一些比賽的大獎,都先後進了哈佛。這樣的超級女生可不是我女兒能比的,她們都是千里才能挑一的。

高中平均成績是孩子平時和前三年就應該做的準備,申請大學時再說也沒用了。唯一可做的就是,在12年紀上學期多選AP課程來提高GPA,以爭取更好的排名。

這時,SAT2成績的填報就要注意了。SAT1是一定要填寫考了幾次和每次的分數,而SAT2就只要填報最好成績的那一次。申請名校時,不要在表上填報太多的SAT2,特別是分數在700分以下的,否則無法看出考生的Passion和Commitment。

SAT2的考試一般選4到5門與孩子將來所學專業有關的學科就夠了。如果考了五門SAT2,都是高分當然全報,否則最少要報3門時,就把得分高的科目填到申請表中,考分低的兩門棄報。

如果考生已經在考試時填送了三所申請的學校,這三個學校就沒辦法了,一定要填報。當年我女兒考了四門SAT2, 我沒讓她免費填送任何學校,就怕萬一考不好,那些學校會有記錄。她填申請表時SAT2報了三門,其中一門考了三次,就把800分的那次填上。她把西班牙語扔掉了,分數較低才740,同時也跟她報的專業關係不大。

02

申請短文Essay在名校申請中是非常重要的。各項學習成績僅僅是一堆呆板的數據,Essay才是申請人的臉面(Face)。

Essay不是Show off,而是要讓招生官員讀了你的文章後,馬上就能感覺和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沒有Passion和你的Passion是什麼,以及有沒有在大學和未來發揮個人影響力的潛力。好的Essay一定要清楚地告訴別人:我是什麼人(Who am I)。這也是為什麼好的Essay都是非常個性化和私人化的。一般申請人都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他們的Essay,甚至是父母也不行。

很多孩子不知道Essay的重要性,特別是不重視寫作的男孩,往往臨時抱佛腳,最後幾天裡才草草寫好,就匆匆隨申請表寄出了。不少很優秀的全才孩子成績特好並有特長,卻未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事後檢查原因,大多數都說Essay沒寫好或申請材料沒準備好,等等。因此,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在暑假中就應寫出草稿,這樣一開學就可以讓升學顧問或英文老師審閱提意見,孩子也有時間多次修改。

Essay的寫法有很多書籍可供參考,要儘量避免寫大眾題材。能讓讀的人深植腦海,又趣味盎然的才是好文章。可以用一個故事或場景起頭,由此展現出自己的見識經歷,各種能力,然後敘述和強調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等,同時自然不經意地表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和個人特質。

我女兒曾把她關於CTY夏令營生活的獲獎作文,修改壓縮成500多字,想作為申請大學時的Essay,被我否決了。她關於西班牙暑期項目的Essay寫得相當精彩,也被我否決了。因為我在關於如何寫Essay的一本書中看到,有太多的人都是寫暑期Camp和國外旅行的,這就失去了個性,難以讓人印象深刻,除非你有特別之處並寫得引人入勝。所以,女兒又另外寫了兩篇,一開學就送交給升學顧問,並按照升學顧問的意見兩次修改後才定稿的。

正是因為很少有人特別是華人家長知道或願意分享這點,所以凡是有人問我孩子應如何申請學校時,我都反覆強調Essay的重要性和如何寫好Essay。

前幾年秋季剛開學,有個朋友的孩子要申請大學。我看了她的申請材料,沒有什麼興奮處。她在高中11年級的排名35名,SAT1和SAT2的分數都不高,得獎很多,都是地區小獎,只有寫作曾得過地區大獎。唯一的可看點就是她在法院做義工多年,並當了義工組長。寫作是她的強項,這就有戲。

我建議她把法院工作作為亮點在申請材料中加以突出強調,Essay就寫法院工作的感受,一定要寫出自己的Passion和領導才能這個個人特質。我還給了她關於如何準備申請材料的一些其他建議。後來,她和她父母都花了很多時間在申請材料的準備上。她被MIT和芝加哥大學錄取了,是當年學校中唯一進了MIT的學生,成為畢業生中的一匹黑馬。同校的其他名列前茅的幾名女同學也申請了MIT,卻都沒有被錄取。

03

推薦信絕對在名校錄取審核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招生官員可從這些推薦信中,拼湊出學生有關的人格、領導力、求知慾、創造力和學習精神和潛力等個人特質,並結合申請短文以及其他的申請材料,加上面試,來得到關於這個學生的完整印象。同時,招生官員透過這些推薦信,也能判斷出學生的申請短文和其他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一致性。

找學校老師寫推薦信時,一定要找對自己有充分了解並印象深刻的老師來寫。但是,公立高中學生太多,老師特別是年級升學輔導老師,往往難以應付。如果對學生不是很熟悉,其推薦信很容易流於空泛,就會影響它的說服力。申請人可以讓課外活動的指導人、打工的僱主、社會組織的領導人、或教會牧師等對自己有足夠了解的人來寫推薦信,作為對學校推薦信的補充。如果學校的推薦信已提供足夠有力的相關信息,那就不要再送額外的了。

女兒申請大學前,我們研究了女兒的學校報告單,找出那些評語寫得特別好同時又很喜歡女兒的3位任課老師和一個相當於年級班主任的老師,讓女兒開學前就送電郵跟他們打招呼。實際上,女兒每個大學只送了3封推薦信,因為化學老師正在外地且特忙,女兒僅讓他送了兩個跟所報專業有關的大學。他們的推薦信,從不同的角度向那些招生官員提供了更多信息,讓招生官員更全面地瞭解女兒。

上面提到的那個女孩,我讀了她的申請材料後,建議她立即去找有關老師,定下寫推薦信一事。一定要找那些跟她關係好、肯說人好話及寫作文采好的老師寫,越快越好。否則拖遲了,求老師寫信的人太多,就不能保證推薦信的質量了。我還建議她找一個法院負責指導她工作的人員寫推薦信,最好能強調她的特別之處,如工作態度和領導能力,這樣可以更加突出她的亮點,也體現出她的申請材料的一致性。

我一個朋友的兒子也是女兒小學時的玩伴,極其聰明但開竅太遲,成天沉湎於打遊戲,或給電腦公司打工掙錢。直到高中11年級,他才開始用功讀書,還代表學校參加了數學等學科的州里比賽,拿到了名次。那年暑假,他選修了哈佛給中學生開設的一門課,非常喜歡,與任課教授交談相當投機。他在提早申請哈佛、布朗和芝加哥時,就請了那個教授寫了推薦信。因為他的GPA不高,沒能被哈佛和布朗錄取,但芝加哥錄取了他。芝加哥大學在錄取信中提到,他的成績不出色,但他的申請短文寫得非常好,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學生,同時哈佛教授的推薦信也極力稱讚他想象力豐富創造性強。所以,招生辦願意給他機會,希望他能來芝加哥讀書。他在芝加哥讀了經濟學,現在斯坦福讀經濟學博士。

04

填表時的注意事項。公立學校的好學生一般都得獎很多,有些是小獎,無足輕重。但很多人在填申請表時,分不清主次和輕重,把所有的獎項都搬出來,以為填得越多越好。其實,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獎不在多,獎大則好,因為名校招生官員更看重大獎。所以,獎項的排列和選擇也很重要。排列時,要從大到小:全國大小獎,州大小獎,地區大小獎,等等。時間順序是12年級到9年級。這些獎中還要看哪些獎與申請人所選的大學專業有關,有關的排前面,無關的排後面。如果得獎很多,那些地區小獎特別是9年級時的小獎,都應該棄之不填。

同理,課外活動中的俱樂部及各種學生組織,也不要填太多。名校招生官員不僅要看申請人課外活動(包括義工)的多少,而且一定要看是否有領導才能的。如果參加了三年還沒當上主席之類的小俱樂部等,就不要填上去。但體育活動可以年年填,最好能從一般隊員最後變成主力隊員或隊長。因為從這些活動中,名校招生官員可以看出你的commitment和各種能力。這些都是我女兒的升學顧問給她的建議。

據我瞭解,很多孩子尤其是文科好的孩子都有上述問題。我當初看那個女孩材料時,真搞不清什麼是她的強項,讀了好幾遍才找出來。而且是9號小字,密密麻麻很多頁,看得我頭昏眼花。將人心比自心,人家招生官員一天要讀多少材料,該多累啊,哪有那個耐心去想法找出你的強項和亮點來?為了不讓自己在招生官員讀材料時就被淘汰掉,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材料弄得好一點,讓人家讀起來頭腦清楚,輕鬆有趣些啊!

所以,我讓那女孩將申請材料全部重新整理編輯,所有的獎項根據輕重主次和時間重新排列,不必要的小獎全刪掉。有些俱樂部參加多年卻沒做到領導職務的也刪掉,並把法院工作排在第一個,以強調重點。我還建議她用12號字體填寫表格,填不下的用附表形式。所有的Essay都用12號字體寫出。

如果孩子各方面都很強,也要把申請材料組織得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亮點閃光,讓招生官員容易閱讀,印象深刻。當所有申請者的文件都被仔細讀過,招生官員就會給出綜合得分和推薦意見。如果小組中(好像兩人一組讀材料)都推薦了,這孩子就肯定錄取了。如果只有一人推薦,那還會再討論或拿到大組討論再最後定奪。都不推薦的,當然不會被錄取。

--END--

文字整理自WE留學生

这位妈妈为何如此自信?女儿的申请材料一寄出,就知道会被哈佛录取

長按二維碼關注 魯稚的陽臺(ID:luzhi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