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產品牌瀕臨破產,負債48億,曾經的桑塔納也比不過它

它是第一個銷量過百萬的國產車品牌,最輝煌的時候蟬聯國內銷量冠軍18年;就算是現在風生水起的汽車品牌都得喊它一聲“老大哥”,它就是夏利,如今瀕臨破產,負債48億。

今年,夏利汽車宣佈停止生產;而對於這個品牌來說,在80、90那個年代,路上的汽車都有它,即使是當年的桑塔納見到它也比不過,可以說這完全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很多人現在都不知道有過這個品牌,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夏利現在只是一種情懷。為什麼20年前如此風光的夏利卻突然落魄到這個樣子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這個國產品牌瀕臨破產,負債48億,曾經的桑塔納也比不過它


1:被中國一汽收購

當然這不是說中國一汽不好,只是說夏利再被一汽收購之後,自己的經營權和生產權等等都被削弱,從而出現了一個企業最可怕的事情,那就是一個公司有兩個不同的生意。

2:企業沒有創新

在我國加入WTO之後,很多國外品牌湧入國內汽車市場,加上國外汽車廠商起步早,加上技術更加成熟,所以對夏利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這本是夏利的一個機會,但是夏利卻沒有抓住,沒有及時跟上市場的需求以及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創新。


這個國產品牌瀕臨破產,負債48億,曾經的桑塔納也比不過它


3:沒有多方面佈局

夏利的經營理念是“省錢、省時、省心”,而夏利的出發點也是好的,就是讓用戶得到最好的實惠利益;在以前這個理念沒有問題,因為那時的人消費水平不高,不過在當前卻是行不通的,因為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得到提升,所以對汽車的追求也越來越高。


這個國產品牌瀕臨破產,負債48億,曾經的桑塔納也比不過它


而夏利並沒有選擇進入高端市場,同時因為不創新的原因在低端市場也無法與五菱、長安等品牌相提並論,最終落得瀕臨破產的結果。

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多東西更新換代的非常快,而企業如果不能及時的跟上時代的變化,及時的創新,那面臨的就是夏利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