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我,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1

昨天讀到一篇文章,作者一位朋友的父親,年輕時在村裡邊當支書,利用職務之便在那個時代與朋友的母親離了婚,娶了上山下鄉的女知識青年。老支書跟女知青生的小兒子後來考上了主城的大學,老兩口便跟著小兒子回到了主城。女知青很快融入了城市生活,而這個拿慣了鋤頭、抽慣了土葉子菸的老爺子卻難以融入城市,每日除了看無聊的電視劇再無別的嗜好。

女知青在城裡過得越來越滋潤,重新聯繫起來的親情友情同學情,讓她的晚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忙得不亦樂乎,而老支書的天地卻越來越小。老兩口逐漸有了很多爭執,女知青索性很少回家,後來乾脆就和一個喪偶的老同學住在了一起。老兩口雖沒有離婚,感情卻也名存實亡。無顏回老家安享晚年的老支書,最後去世時女知青都沒有露面,結局令人無限唏噓。

不知為何,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竟直接聯想起前一段時間剛剛讀過的一本小說,餘華老師的《活著》。這本書講述的是主人公徐福貴從富甲一方到無比落魄、從放蕩青年到平庸晚年的不平凡的一生。福貴的一生經歷像極了平凡大眾的一生,我們可能不會經歷福貴在那個年代所經歷的飢餓、戰爭和動盪,但是我們只要活著,就必然要經歷他那樣的悲歡離合、人間苦難。

徐福貴出生在中國最為動盪的那個年代,本來是地主家的少爺,因沾染了吃喝賭嫖的惡習,以致最後傾家蕩產。一貧如洗的福貴有次去給母親請郎中看病時被抓了壯丁當兵。解放前夕才逃回了老家,經歷了三反五反,大躍進等那段艱苦歲月。期間,兒子死於人禍,妻子死於疾病,女兒死於難產,女婿死於事故。唯一活下來的孫子最後也意外送命,只剩下一頭老牛與他為伴,共度殘生。

活著,活下去,芸芸眾生究竟應該如何活著,這問題看似很簡單,可有時卻很難判斷。很多時候,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與每個人冥冥之中的命運不可抗拒性,總會讓人產生避重就輕的逃避心理,此乃人性孱弱而已。但生活要繼續,就必須要建立為活著而活著的頑強精神。正如餘華老師所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2

為什麼當今社會到處充斥著各種速成的浮躁心理?只因大多數的普通人只能夠每日為活著而活著,無法活得體面、活出尊嚴,甚至連生命的健康也失去了應有的保障。因此,很多人加快了本就已經匆匆的腳步,更加無暇其它,寧願讓精神成為空殼子,而只顧著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前進,努力掙錢,努力折騰,努力的活下去。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在職場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壓力和困難,便時不時的感慨生活如何艱辛、壓力如何山大等等。確實,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再加上高房價、看病貴、學校和工作上競爭激烈、孩子教育成本高等情況,每個年輕人都揹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無暇他顧進而對生活日漸麻木,已成為很多人的常態。

很多時候,不是生活讓我們麻煩,而是生活的重壓讓我們無法喘氣,更何論修心和滋潤自己的靈魂。反觀《活著》中晚年的福貴,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苦難之後,反而愈發超然。他不避諱年少時的輕狂,不止步於苦難帶來的煎熬。不但沒有麻木自己,反而能放下苦難和幻想,更加清醒的直面現實。他珍惜每一個當下,按照一定的節奏豐富著自己的生活,我想此刻他的靈魂一定是純粹而超脫的。

活在當下,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時代的烙印,每個人又都是時代的縮影。沒有人這一生都活在苦難裡,也沒有人一生都一路順風,我們需要明白的,就是當戰爭、飢餓、苦難、挫折等等來臨時,當命運對所有人都不公時,反而是一種真正的公平。不是有句話叫做“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麼?事實本就如此,生活亦如此。

這世上的大道理有千千萬,比如說如何才能活得幸福?把每一天都當成是世界末日去活,自然就能活得開心和幸福。但是真正去做時,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恐怕沒幾個。不妨換個角度,擁抱苦難,熱愛生活。即日起,讓我們以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各種苦難曲折,專注於當下的自己,專注於一飯一食,一草一木,一件件小事,如此活著,想必人生從此會有新感覺。

3

當代作家七堇年有句話: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凡是心所向往的地方,即便穿著草鞋也要前往。生命猶如逆行之旅,即便一葉扁舟也要向前起航。這段話的意思是對心中的夢想戀戀不捨,努力追逐夢想。我很喜歡這其中的意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艱難困苦,玉汝則成。

如何才能不再活得浮躁、活得麻木不仁呢?有事可做、有夢可逐,卻又不人浮於事,不做白日夢。對身邊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都有新鮮感,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活得踏實、活得真實。珍惜自己、珍惜家人、珍惜親情友誼,卻又不過於糾纏煩文瑣事、大小禮節,始終將自己的人生看作是一種修習,讀書是修習,學習是修習,接人待物是修習,如何看待萬事萬物皆是修習。

生活中,很多人既在不斷感慨著時間的飛逝,又經常無所事事,虛度年華。既活在各種壓力下和焦慮中,又得過且過,無夢可追。一輩子唯唯諾諾、渾渾噩噩的過,或是每日裡油鹽醬醋茶、上學工作各種忙碌,卻始終不知為何而活,自己的人生追求到底為何。只因看到身邊人皆是如此,索性便也坦然接受,其實夜半醒來,捫心自問,仍然會有各種不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