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情,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01

有這樣一種說法:

我們一生之中,大概會遇到四百多個可能的真愛,因為受到地域、年齡和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外在條件制約,我們大約會同其中的十個人發展出真愛,可想而知專情有多難。

遇上真愛本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而遇上一個能對你專情一生的人更是難上加難。

02

記得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有這麼一個橋段,結尾的時候,張無忌娶了趙敏,周芷若來找他,讓張無忌即刻兌現曾答應過她的一件事:不得和趙敏結婚。

張無忌聽完,笑著點頭,說道:好。但即使我不能和趙敏結婚,我還是可以和她一起去草原,去波斯,然後生很多的小娃娃,這總不在同你的承諾里吧。

周芷若無言,只得說:你儘管去和她結婚吧,然後生娃娃,只是等過個十年八年的,你心裡就只會想著我,捨不得我了。

張無忌無法,即使他愛著趙敏,但也同樣放不下週芷若。

張岱曾說:“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我無法確定這句話的正確率有多高,但是一個深情的人,容易動心卻一定是真的,而一旦動心,也就再也收不迴心了。

就像張無忌,是個深情的人,也是個多情的人。

可想而知,專情對於一個人而言有多難,特別是對一個深情的人,那更是難上加難。

就像史鐵生在《愛情問題》中曾寫道的那樣:愛情注重的是心靈上的自然吸引和自由結合。

而心靈上的吸引,這一生中能發生太多次,若是每一次都自由結合,該是怎麼樣都無法被現在這樣的社會所接受的。

03

很多時候我會問自己,專情是什麼?

真的是一生只愛一個人麼?還是說僅僅只是在愛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愛別人?

我不知道,若是前者,那我可能不是一個專情的人,因為至少到現在我已經不止愛過一個人;

而若是後者,那我可能也不是一個專情的人,我依舊會傾慕那些優秀的女生,萌生情愫。

更何況,每段感情,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分開,被分開。

我的紅顏就有那麼一段視為一輩子去愛的感情,初三畢業在一起,高考去了同一所大學。

大四,他出國,她保研。

我問她,這麼多年的感情怎麼能這麼輕易地結束。

她想了很久,她愛他,他也愛她,以至於他們都相信今生都不會遇到更相愛的人了。

只是在那個時候遇到了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於是就分開了。直到後來的某一天,看見他氣宇軒昂,西裝領帶。早已不是那個穿著髒球鞋紅著臉小心翼翼地對她說喜歡的男孩。

她還愛著他,可她也又已經不愛他。

他是融入了她骨血的那個人,但現在的他也已經不是那個還能見證她成長的人。

她專情,但絕不是對現在,而僅僅是溫存,那個過去的他,相親的時候,談戀愛的時候,都拿出來比一比,差多少,好多少,只是無論怎樣都不會再是他。

她同我說:“鈍痛的感覺已經漸漸被我忘卻,只是偶爾躺在床上失眠,會無望地懷緬那些兩小無猜的時光。”

沒有人說得清楚,什麼時候,哪一個時刻,我們會突然失去那個我們愛的人。感情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曾經付出一切的感情變得什麼都不是,甚至連記憶都不被留下。

於是,人們更傾向於在感情中少投入一些,不再專情的像個傻子,也更願意把自己包裹起來少受點傷。

越來越多的,我會覺得,人們會覺得,

沒有什麼愛情,可以專情,可以一生唯一;

也沒有什麼愛情,可以三生三世,可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更沒有什麼愛情,可以心有靈犀,互相信任,可以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所以現在的我,更願意相信,專情便是心有所屬,心有所專,心裡有了這個人,便永遠只有這個人再也容不下任何人,無論是否在不在一起。

而即使是這樣,也是那樣的難,畢竟一旦分開了,鮮有的相遇,註定的漸行漸遠。

04

記得朋友圈曾流行過這麼一句話:愛一個人很容易,但是一輩子愛一個人卻是很難。

一見鍾情很容易,而想要鍾情一生確實很難。

一生只愛一人的故事彷彿早就成為了過去的舊照片被靜靜封存。

像木心在詩裡寫的那樣的愛情: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似乎早就成為了歷史,被歌頌的舞臺劇,和像童話一般的愛情。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專情,慢慢的變成了愛情中的珍惜品。

我們也慢慢的變得不相信愛情,不相信牽手就是一輩子的誓言,更不相信真的會有那麼一個人窮盡一生只愛你一人。

可我們又在期盼愛情,期盼某一天,我們會遇到那麼一個專情的人,一輩子只愛一人。

的確,專情,是太多人做不到的事。

但,確實,專情又是所有人都曾會的事。

我們都曾那樣的深深愛過一個人,想著白頭偕老,共度一生。

所以,若是你遇到了一個專情的人,

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也許之後你走出半生,都再也遇不到對你專情如一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