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40000個被拐走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朋友推薦了一條連接,一個公益網站映入眼簾。這是丟失孩子的家庭曬孩子照片和信息的地方,希望可以藉此而找到自己的孩子。

但筆者有些無情,據四年前,針對人口丟失的一次採訪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一旦孩子丟失,找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畢竟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同時存在著相當一部分未被開發出的窮山僻壤。

回望那40000個被拐走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那今天我討論的是,40000的孩子他們都是如何走丟的,有什麼辦法可以規避這種“走丟”事件的發生嗎?

其實,所謂的走丟兒童不過佔了丟失兒童人口的20%,其他原因導致兒童失蹤的情況佔了總丟失人口的3%左右,而拐賣兒童致孩子丟失的情況卻佔了總丟失人口的剩餘的77%。如此之高的比例,讓所有人禁不住咂舌。

回望那40000個被拐走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的確,要想預防孩子的丟失,最好的辦法就是教會孩子自保,抵制陌生人的誘惑,而年齡小的孩子這需要父母的眼、手不離的保護。

一般情況下,拐賣兒童的人販子其手段如下:

1. 誘惑:

在美食和玩具的誘惑下,即便是那些見多識廣的孩子,也很少能逃出人販子的 “魔掌”。畢竟這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天生好奇心重,他們出於“民以食為天”的本性,這有什麼錯。

回望那40000個被拐走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2. 變身工作人員: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對“公職人員”總是充滿了信任。

所以人販子也開始利用人們這樣的心理,他們化裝成收水費的,警察、快遞員等等人物形象,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放鬆警惕心,一旦給他開門,立即成為人販子的“獵物”。

回望那40000個被拐走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3. 守株待兔

有些人販子是很有智商的,他們為了能夠得手,不惜靜下心來在人多的地方守株待兔,趁著人潮湧過,趁著大人正好和孩子慪氣等等時機,下手出擊,動作迅猛,拉起孩子就走,等家長反應過來時,人家已經坐上車逃之夭夭了。

4. 和家長搭訕

這種手段也是屢見不鮮。

有些人販子長的尤為和善,加上他們善於偽裝,所以常常能獲得家長的認可,一旦家長和他們深聊,就上了當,他們或者會利用你的信任而支走你,然後對孩子下手,或者乾脆當著你的面就帶孩子走,還對外生稱你是人販子,由於事發突然,常常讓當事人反應不過來,而措失救孩子的良機。

5. 生搶

在警察劉警官的保存的資料裡有這樣一個視頻,一直成為她心理的痛。

這是2013年8月份在四川某城市獲取的一段街角視頻,當時,事主劉媽媽雙手被採購來的物品佔滿,兒子則近距離的跟著媽媽蹦蹦跳跳。過馬路的時候,媽媽一面看車一面囑咐兒子小心,可頃刻間,一輛沒有車牌的桑塔納還沒有停穩就下來一個人,將孩子抱進車裡就開走了,而媽媽只看見了車輛的背影,如果不是路人提醒,她或許還不知道,這一會兒孩子去了哪裡吧!

回望那40000個被拐走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知己知彼才能有效的保護好自己,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時,一定要警惕各種可能情況的發生。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