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改,杀死企业的不是市场,是他们自己

盐改,杀死企业的不是市场,是他们自己

当一个封闭的王国,面对完全开放的世界,是死是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7年的盐改,让盐业这个封闭千年的世界,第一次站如此赤裸的站在市场面前,在活泼的市场面前这个传说中的庞然大物,确实显得有点无措,对于他们而言是死是活,真的是个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1、定位、定位、定位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这个定位一词我觉得作为一个需要融入市场的改革企业而言更需要有清晰的认识。曾在部分盐业公司看到一些蛮好玩的例子,市场已经放开,但领导部门仍然以100%的市场把控作为考核指标,最有趣的是在这家企业的营销方案讨论决定上,其成员组成居然没有营销人员,当时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企业的风格吧。还有个例子是一家定位是生产高端食盐产品的企业,但从他的营销方案来看,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打价格战。在这我想说市场已经放开,那就需要再次去明确,首先自己已经不再是原先垄断性质的企业,其次营销目前的重要性真的比办公室重要,最后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2、管理真的不是文字工作

一个集团,十个支公司,一样的部门,十一套不同的管理文件。一样的产品,一样的市场,确实五花八门的市场定价,这就是我在一些盐业公司看到的一些例子。很有意思,也很无奈。一旦出现问题,常规思路是,各个负责人写报告,然后开会讨论,提交省公司,省公司再开会讨论,然后。。。然后大家已经忘记曾经有这么个问题了,最后办公室出一个文件,请大家按照这思想整理一个文字方案报备一下,就这么用一个文件就把事情责任推卸掉了,对于市场而言需要的更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来个思想指导。

3、没有行政等于没有市场

现在在各地盐业公司有个主流的思想,现在政企分离了,作为盐业营销人员,再也没有执法权了,这个市场还要怎么做?对于这些老一辈的从业人员而言,所谓市场就是听话给你东西,不听话我查死你,当面对冲击合法时,就变得手足无措,这时候一个个不断的去研读律法条文,就想通过自己的理解给冲击者从法律层面上找点麻烦,从而想过如何在市场上正面对抗,这可能是一个企业最为悲哀的事情吧。

4、市场要放也要管

为了更好的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很多盐业公司都把价格定位权放到了地方公司层面,就是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基本都交给地方公司自行决定,虽然有个指导价格,但是当销量不足时,找不到其他手段低价冲销成了其主要手段,对于这类的做法作为市场主管部门面对反馈就一句话,“知道了”。或许冲销的方式可以在数据层面上看到销量上的美感,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法子,只会把这个摊子搞烂,谁来拯救,真的难以捉摸,不过看看整个系统的人员配比似乎也能理解这种做法了,在未来10年内,整个盐业系统70%左右的人员将退休,对于没要将来的人讲太多将来,这个好像真的有点徒劳。

食盐,这个民生产品,不可乱但目前来看也没必要让盐业公司一家独大,或许部分盐业公司可以考虑消失在历史长河,因为真的不适合生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