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這三大問題 中國股市有望健康發展

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研究做好下一步重點工作。而在重點推進的六項工作中,其中的第三項重點工作是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範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保持股市平穩健康發展,這是今年7月2日新一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提到這個問題。這也表明目前A股市場的持續下跌已引起高層的高度關注。

在A股市場持續下跌的背景下,保持股市平穩發展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而要保持股市平穩發展,這就不排除採取一些必要的維穩措施。實際上,在目前股市已經跌破2700點的情況下,A股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如果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維穩,股市還是可以達到平穩發展效果的。

但如何讓股市健康發展?這個問題既是中國股市發展面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中國股市發展的一個軟肋。因為中國股市20幾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背離健康發展軌道的。中國股市之所以問題不斷,關鍵就在於中國股市沒有堅持健康發展的方向,中國股市最近10年之所以會出現股指從終點又回到起點的局面,其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股市背離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解決了這三大問題 中國股市有望健康發展

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我們每一個生命個體而言,健康是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健康,那麼一切都是空談。而股市健康發展的意義跟人體的健康一樣重要。股市只有健康發展,這種發展才是真正意義的發展,背離了健康軌道,股市跑得越遠,製造出來的問題就越多,到最終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而變得步履艱難。而當前的中國股市確實是各方面都應該來正視股市問題,正視股市健康發展的時候了。就此而論,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股市要平穩健康發展,這顯然也是抓住了股市的癥結所在。

那麼,如何讓中國股市健康發展呢?個人以為,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問題是需要加以正視與解決的。

首先是中國股市的定位問題。中國股市開設的初衷是為國企脫貧解困服務的,之後逐步演變為為國企改革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正是基於這樣的宗旨,這就決定了A股市場的定位是為融資服務的,融資是中國股市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是凌駕於其他功能之上的。 正是由於融資至上,所以投資功能往往被忽視,投資者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保護。而股市的立法與制度設計,也是以融資功能為核心。由於這些制度設計的不合理,以至A股市場因此淪為圈錢市。

其次是制度的不合理與不完善、《證券法》成為“豆腐法”,並不能為股市的發展保駕護航。如制度的不合理,以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為例,任何一家企業上市,至少給市場帶來3倍於首發流通股規模的限售股,股本4億股以上的公司上市,限售股規模更是首發流通股規模的9倍。如此一來,隨著IPO發行,股市限售股規模越積越大,股市也因此成了限售股股東的提款機。又如,以《證券法》為例,對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的頂格處罰也就是60萬元,這對上市公司絲毫不能構成任何震懾作用,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因此屢禁不止。

其三是投資者保護不力,投資者利益總是受到傷害。由於股市以融資為中心,制度設計都是圍繞著有利於融資來進行,如此一來,投資者利益就成了犧牲的對象。投資者保護因此成了股市的軟肋。以欣泰電氣退市為例,作為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公司,理應賠償投資者的全部損失,但該公司卻以“無力回購”為由,不兌現回購承諾,以至最大多數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賠償。

正是基於這些問題的存在,股市因此背離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各種問題也因此層出不窮,進而導致股市步履艱難。因此,股市要健康發展,就必須正視上述三個根本性的問題並予以解決。否則,股市很難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十年股市原地打轉,不少個股甚至創出歷史新低,就是股市背離健康發展軌道的最好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