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創業從擺攤到首富 他把企業帶向了世界!

這幾年,企業家交棒兒女的速度似乎在加快。一方面是越來越大的年齡,另一方面是家族企業在傳承性上要比現代企業(經理人制度下的股權分置公司)要求更強一些,這些公司一般受創始人或者說董事長的影響要大一些,但是在穩定性上要強於很多現代企業。

前段時間,李嘉誠順利交棒李澤鉅。企業家交棒給兒子的話題再度激起了塵囂,引發了人們對交班問題的一輪大討論。90歲的李嘉誠相較於內地企業家並不多見。如新希望集團劉永好早早就將企業交給了女兒劉暢,而劉永好才正值壯年;哇哈哈集團宗慶後相比內地企業家年紀偏大一些,但也是很早之前將企業交給了女兒宗馥莉,只不過目前他還在參與集團的管理的工作;和宗慶後不同的是玻璃大王曹德旺,雖然兩人在年紀上差不多,但曹德旺要“頭疼”很多,他的兒子曹暉一直不願接手福耀,直到最近他才說服曹暉。

42歲創業從擺攤到首富 他把企業帶向了世界!

當然也有另闢蹊徑的,這裡面最有名的一位叫——王思聰。電競、投資樣樣精通的他,成名並不是因為他是萬達的懂事,而是他自己的事業和敢於說話的風格。當然,王思聰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為中國目前的創業環境,如聚美的陳歐、大疆的汪滔、滴滴的程維、拼多多的黃崢等等,他們都是搭上了時代的便車。側面的也說明互聯網時代下,中國的創業環境正在改變。老一輩那種資本積累式創業正在退潮,排行榜上的傳統企業正在被一批批互聯網企業所替代,時代真的變了!

42歲創業 從擺攤做起的飲料“帝國”哇哈哈

1945年生的宗慶後,家庭非常貧困,共有兄妹5人,同那個時代大部分年輕人一樣,中學畢業後,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選擇了輟學打工。最開始工作的地方是舟山的一個農場,碾轉幾年過後,進了紹興的一家茶廠,也許從這份工作,後來他萌生了做飲料的想法,這點已經無從考證。

1978年,母親從教職入工農校辦紙箱廠的推銷員崗位上退休下來,時年33歲的宗慶後頂替了母親的職位。從此之後在校辦企業一呆就是10年,這十年間,從校辦企業的業務員到經銷辦的經理。十年後,他靠著借來的14萬元承包了連年虧損的杭州上海校辦企業經銷部,也就是這一年,他開始戴著草帽,蹬著平板車走街串巷,叫賣棒冰。

42歲創業從擺攤到首富 他把企業帶向了世界!

娃哈哈和企業一樣,就像萬科,也經歷了股權之爭的洗禮。1996年哇哈哈與達能一起創立合資公司,達能出資4500萬美元加5000萬人民幣商標轉讓款,佔合資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團佔有49%的股份,雙方合作十幾年,達能也先後分得了30多億的利潤,後宗慶後成立了新的非合資公司,達能發現之後要求40億控股非合資公司,宗慶後拒絕之後兩者矛盾爆發,最終以達能敗訴而告終。

那一代企業家似乎身上都打著時代的烙印,在一般大眾看來,40多歲的年紀一般激情已經被耗盡,人到中年,等待的彷彿只有中年危機。和他相似的還有任正非,他們是幸運的,他們克服了40歲創業的艱辛,都將企業帶到了世界,帶上了行業的龍頭位置。也將宗慶後三度帶上中國首富的位置。

企業“中年” 宗馥莉接棒

宗馥莉接棒娃哈哈,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求變一直是宗馥莉上任以來的重心。從公開數據我們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從2013年到2017年分別為782.8億元、728億元、677億元、529億元、456億元,5年間營收縮水了300億元。

42歲創業從擺攤到首富 他把企業帶向了世界!

最近關於哇哈哈上市的傳聞也不絕於耳,早些年,國內資本市場流傳著華為、順豐、老乾媽、娃哈哈的不上市聯盟,如今順豐已經上市,而哇哈哈似乎有些鬆動了,如今還在堅持的就只有老乾媽和華為了。對於上市的態度,其實宗慶後早些年一直是牴觸的態度,2017年11月面對哇哈哈的中年“危機”,宗慶後首度改了口稱:“上市以後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後他又在公開場合表示:“如果未來要上需要大資金投入的項目,也可以考慮上市。”

馬雲曾預言:“中國下一個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領域”。宗慶後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娃哈哈下一步將陸續推出24個有改善睡眠、輔助降血糖血脂、增加骨密度、抗氧化等功能性飲料產品。目前,在戰略上娃哈哈將繼續加碼大健康產業。也就是說,娃哈哈未來有意從大健康產業作為突破口。希望這次娃哈哈能突破瓶頸。

42歲創業從擺攤到首富 他把企業帶向了世界!

企業至於,作為人大代表的宗慶後一直是一個敢於說話的企業家,近期他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國家少收一點稅,經濟才會發展更快。宗慶後表示,改革開放以後都可以給外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那為什麼現在不給中國企業這個政策?“稅收減少了然後企業給老百姓多發一點工資,同時把農產品價格提起來。農民收入提高了,消費就增加了。消費增加以後,經濟就發展得更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