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秋天去看老街,感覺更相宜。

疏淡的陽光下,絲絲的涼風中,爬山虎蔓延在斑駁的牆壁上,雜草叢生在簷前裸露的青磚旁,紫薇花從古舊的院子裡探出頭來張望——古藤枯草秋花,古街小巷老屋,就像一幅幅寫意畫,述說著老街上的陳年舊事,傳遞著悠悠的鄉情和閒適的情懷,喚醒著行人對時光的追思。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老街坐落在茶陵東部,從解放街開始向前向左延伸開去。老街的右邊,洣水環流,如同彎過來的一隻玉臂,把老街溫暖而舒適地抱在懷裡。而歷經八百餘年的南宋古城牆,則像一位巨人,忠實地守護著這方百姓。特別是鎮於南浦渡口旁邊的“鐵犀”,則像通靈神物一樣保佑著這方土地風調雨順。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據當地人介紹,老街是自南宋築城以來,又經明、清兩朝逐漸發展繁榮起來的商業街,曾經是茶陵郡縣城鄉物資交流的集散地。30年前,我曾在老街盡頭的縣立二中就讀,我沿著這條青石板路“滴滴噠噠”地來來回回走了三年。一米多寬的老街,一直在前面延伸著,彎彎繞繞,繞繞彎彎,幽深又悠長。房子都是磚木結構的上下兩層,青色的磚,灰色的瓦,雕刻精緻的花窗,磨得透亮的青石板,散發著豐厚的歷史風土民情氣韻。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百貨店、南雜店、綢緞布匹店、老式剃頭店、藥鋪、米店、油行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還可以看到編竹籃的、扎花圈的、打鐵鋪的、修自行車的,時有肩挑手提的鄉下人帶來各種農產品,來來往往穿梭在老街,給老街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那時的老街,是熱鬧繁榮的。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如今的老街,已破舊不堪。秋陽下,斑駁的粉牆、裸露的有著裂縫的青磚、紅漆剝落的門楣和雕花的門窗,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碰一碰就會癱散開來。但儘管歲月悠悠,剝蝕了昔日的華彩,依然能夠辨識出老街的芳蹤,找到昔日繁華的佐證。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依然有閒適的畫面出現在眼簾裡,比如一位老者悠閒地躺在老舊的藤椅上,眯著眼、打著拍子,自在地哼著戲曲;比如一位男子在門前認真地讀報,四圍時光的流淌,似乎與他無關;比如兩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在往桶裡專注地撈著什麼……陽光照在屋旁的絲瓜花上,散發著這個季節特有的靜謐和悠閒。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在一家老舊的房子門前,那位中年男子在專心致志地修補自行車——30年前,他還是小夥子的時候,就在這裡,以同樣的姿勢專注於他手下的活。他的攤前,來來往往的行人,各種猜疑好奇的目光,不斷舉起的相機,絲毫沒有影響到他。他就這樣,如處無人之境,只關注他手裡的活。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還有手拉手放學回家的幼童,在門前聚在一起閒聊的老太太,老候車亭靜靜坐的男子,屋後蔓延的萋萋荒草,這些,都是令人感動的老街身影的延伸。在這日新月異的年代,居民們更習慣這種閒適的生活,這些散漫的節奏,有著生活的細節,更接近內心的喜悅與安寧。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以前總以為老街只是解放街到二中的這一段,其實老街向前還延伸到人民街、前進村,向左有許多小巷散開出去。走進小巷,更像走進一個個迷宮,曲轉圩回。從解放街走到現在的州衙路,轉到前進村,再返回解放街,可謂阡陌縱橫,四通八達。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徜徉在幽長的巷道里,屋簷兩旁依然有舊時的雕木窗花,繁複而古舊,窗紙上隱約殘留著風過的痕跡。屋後連著菜地,池塘。絲瓜架,芋頭,辣椒,雜草,都已著上了秋色,一直遙向水浮蓮深處,如鄉土味甚濃的農家大院。四圍密集的鳥叫蟲鳴,從歲月的塵埃裡漫上來,是童年的味道。

茶陵老街,你還記得嗎?


小巷有好幾處掛著拆遷的橫幅,老街終究不能被時間豁免。有些人從外地趕回來,在門口拍照留念。在他們的內心,老街不僅是個符號,更是他們的精神家園。老街每一片青磚和瓦片,歲月的痕跡與滄桑,豐厚的風土民情,早已融入他們的血液,烙印在記憶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