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有這麼一個人,他長得帥,家世好,博覽群書,文采飛揚,八歲便能寫出錦繡文章;雅俗共賞,高雅玩得了琴瑟,接地氣喊得了麥;分分鐘秒殺當下的富二代,被視為“命世大賢”“芳馨百代”引領諸賢。

他就是名列建安七子的阮瑀的兒子,竹林七賢的老大——阮籍!

嗜酒如命 酒不離手

阮籍最大特點就是嗜酒如命,杯不離手。

出門時酒不離手,就像今天的你我,手機絕不會忘帶。他經常瞎溜達,溜達著溜達著就打進賣酒鋪子了。

工作,只要有酒喝就去。在阮籍當司馬昭的秘書時,聽人說有個軍隊的廚子會釀酒,收藏了很多好酒,阮籍立馬去找司馬昭說自己要調職去當那裡的步兵校尉。步兵校尉這個職位可比秘書地位低多了,但阮籍喜歡,司馬昭只好縱容了他的胡鬧,阮籍還因此有了一個“阮步兵”的綽號。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因為愛酒,阮籍還差點鬧出“隔壁老王”的笑話。阮籍家隔壁是個賣酒鋪子,老闆娘是個年輕漂亮的小媳婦。阮籍和王戎經常去她家買酒,買完也不走就在店裡找老闆娘喝,喝完還不走,老闆娘喝醉躺床上睡覺,阮籍也躺下睡覺。然後,就被老闆懷疑了。後來老闆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這倆人並沒有做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估計阮籍只想說:我眼裡沒有色,只有酒

政治面前 酒能開道

酒還是阮籍遠離政治鬥爭的保命之道。阮籍這個人長得帥,有才,人品好,這麼優秀的基因,器重阮籍的司馬昭怎麼可能放過?於是,時任國家一把手的司馬昭就打起了讓兒子娶阮籍女兒,和阮家結親家的主意。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一般人碰到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肯定高興地要飛上天了。但阮籍不稀罕,也不願意,他認為這是告訴全天下人他阮籍不要臉了,要和謀朝篡位之人同流合汙了啊。阮籍心裡雖然一萬個不願意,但硬碰硬,是雞蛋碰石頭,自尋死路。

阮籍想了一個好辦法,喝酒。酒是保命傘。這一醉,醉了六十天!喝醉後還說些不著四六的話。司馬昭一看,這不行啊,我堂堂天子之家怎麼能和有滿嘴酒氣的混賬親家,我不要面子的呀?此事就不了了之。一次關乎全家性命、女兒幸福生活的危機被阮籍喝喝酒就公關了。

長痛當歌 酒是良藥

老媽死了喝酒,喝到吐血也不停歇。阮籍三歲喪父,是母親養他長大、供他讀書,傷心欲絕的阮籍喝兩斗酒,大哭一聲,吐血數升。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但阮籍並不是胡攪蠻纏的不孝之子、只會喝酒的酒徒。他表現悲苦的方式是阮籍式的,無法盡孝母親,只好喝酒止痛,長歌當哭,這點和他偶像莊子“鼓腹而歌”很像。

身不由己 鬱鬱而終

阮籍這一生愛酒也愛自由,他曾駕車,沒有目的地,顛顛簸簸一路折騰,走到無路可走就大哭然後返回。登上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最終卻被捲入政治陰謀家相互博弈的漩渦,十分無傷痛又無奈。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公元263年,也就是阮籍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司馬昭官封晉公,眾官要輔助他登帝位,請阮籍起草《勸進書》,阮籍看不慣這種伎倆,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為可以逃過這一關。這次,酒也沒用了。他只好揮筆草就。由於太有才華了,違心之話也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此文一出,便為司馬昭謀取帝位掃清了輿論障礙,司馬昭的陰謀很快就得逞了。

而阮籍卻再也找不到現實生活的出路了,於是抑鬱而死,享年五十四歲。這個看似糊塗,卻比誰都清醒的人,終於解脫了。

人生煩惱萬千,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困頓迷惘之刻,何如一杯酒。

他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誤入朝堂之爭,最後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