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欲「起爐竈」建線下店 長虹或扮演幕后角色

外賣平臺欲“起爐灶”建線下店 長虹或扮演幕後角色

【藍科技】海山

率先發布智慧廚房系統的長虹面對這個有著萬億級市場體量的團餐行業無疑是佔盡先機,外賣平臺想要另起爐灶鋪設線下自營店這對於長虹來說又是一股利好東風,而外賣平臺也恰好需要這樣的合作伙伴共襄盛舉。

外賣從屬性上來說同樣歸屬於團餐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很大,佔到團餐份額的六分之一,截至2018年1月餓了麼與美團佔外賣市場總體份額的93.3%,二者幾乎是瓜分了整塊蛋糕,而美團獨佔59%,略佔優勢,滴滴面對兩大行業“土著”強勢入局,能否玩一把漂亮的“跨界打劫”,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時至今日,各大外賣平臺的運營模式基本大同小異,都是依靠第三方傳統餐飲實體做為餐品供給端,採用加盟、眾包、代理等運營模式,雖然各自都有了一定規模的市場站位,但是想要再次突破,尋求新的業績增長,似乎有點後勁不足,還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究竟該如何轉型?

外賣平臺欲“起爐灶”建線下店 長虹或扮演幕後角色

思來想去無非還是要在餐品上下功夫,保證安全、提升口味、降低成本,三步走。

良莠不齊、食品安全難保證、成本議價能力低,這是單純依靠第三方餐飲實體店的劣勢,況且很難形成餐品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開篇提到的外賣平臺應該鋪設線下自營店。

線下自營店這裡面學問可就大了,自營店的核心也是把握餐品的關鍵在於廚師,但現實是餐飲專業從業人員中廚師的水平參差不齊,這也是導致口味不佳的原因。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團餐發展報告》顯示,技師、高級技師只佔員工總數的9.4%左右,這必然導致飯菜口味難以得到大眾認可。

據《每日財經網》18年3月報告顯示,近7成團餐廚師薪資集中在4000-6000元每月。持續高昂的人工成本。

由此還容易導致在經營過程中疏於食品安全的管理,尤其是食材採購、存儲、加工等環節。

外賣平臺欲“起爐灶”建線下店 長虹或扮演幕後角色

即便開拓自營店如果還是走傳統餐飲的老套路,無異於自尋煩惱,畫蛇添足,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極易引發外賣行業誤入歧途。

所以傳統套路不可取。

前文中提到為何長虹發佈的智慧廚房系統能夠有助於外賣平臺自營店的鋪設?

據瞭解,這套系統以廚房機器人為核心,實現端雲一體設計,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成,相互增值,在餐品的安全、口感、高效方面能實現標準化管控。

該系統將徹底改變傳統餐食製作流程,通過數據把消費者、廚房機器人、供需交易平臺等系統及設備連接在一起,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點餐、支付、取餐,廚房機器人按照預製菜譜製作工序智能完成菜品製作、出鍋、清洗等動作,供需交易平臺完成食材入庫、食品溯源、供貨等流程。

即便外賣平臺自帶流量,單純依靠該系統加工生產餐品也是具有一定的開發利用價值。

而整個智慧廚房系統的樞紐—淨菜車間,可連接種植、供應鏈、廚房機器人等,集物流與配送中心為一體,實現食材標準化、轉運容器標準化、料包標準化。高自動化的淨菜車間,減少人為參與,可儘量避免二次汙染,從而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在控制成本方面,智慧廚房系統中的廚房機器人負責最終菜品的烹製,自動投料、自動炒菜、自動清潔,5臺設備只需一人操作。

據長虹智能廚房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勇介紹,在成都一個原本15人的後廚團隊,預計一年可省用工成本19.82萬元,併產生長期經濟效益。

另外,該系統還可以準確控制食材供貨端的精準飼養及蔬菜種植,避免盲種,降低浪費。

如果這次長虹能與外賣平臺實施“聯姻”,將是長虹實施人工智能戰略轉型中跨行業整合的一次重要轉折點,在起到行業智能中樞作用的同時,也將為外賣行業催生出一波新的增長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