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我們每天穿梭於城市的各個崗位,坐在光鮮的寫字樓,從事著看似高端的工作。我們渴望逆襲,於是擼起袖子加油工作,甚至模糊了「生活」的存在。

然而,真相總是殘酷的,我們漸漸發現:越努力越忙碌,越忙碌越貧窮,我們依舊擺脫不了月光族、打工族、啃老族、蝸居族等眾多代號。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那麼,貧窮與忙碌背後,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本文將嘗試為大家解答兩個問題:

  • 窮忙思維是什麼?
  • 如何過渡改變?

窮忙,說到底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窮忙主要分為兩方面:窮說的是金錢,忙說的是時間。

⊙ 窮忙思維的第一面:用時間來換金錢

大學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的一家都市報做記者,剛畢業薪水少得可憐。有一次,我要去採訪一個拍天安門拍了幾十年獲過各種大獎的攝影師。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攝影師的家離我的住處不遠,打車大約20分鐘,但走路就要1個小時了,我選擇了走路去。哦對了,那是個仲夏。

吃完午飯,頂著巨大的太陽,我出發了,比預計慢了半個小時,1個半小時後我到了攝影師的家。中途的採訪進行了大約4個小時,結束後又花了1個半小時走了回去。

來回步行的3個小時,我省掉了兩次打車的錢,大約60塊。

我抱怨著自己太忙了,只是一個採訪就用掉了7個小時,若再將採訪寫成稿件,至少要再花2、3個小時。

然而,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原本可以用一天的時間跑2條新聞,因為步行只跑了1條,雖然省出了60塊錢車費卻損失了價格更高的稿費。

我看起來很忙,卻越忙越窮。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人,為了能免費看到書、追一部劇,拿到一個不可描述的種子,充分發揮中國人勤勞智慧的本色,翻遍網站求遍網友耗完時間。

但正是這樣,往往容易讓我們陷入糟糕的惡性循環:

對金錢渴望 -> 注意力集中到錢上 -> 大腦裡反映出各種與錢有關的事情,並變得衝動失去控制能力 ->做出錯誤認知,做出更多錯誤的決定 -> 放大對金錢的渴望->惡性循環。

如果非要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解釋,這種窮忙思維符合「沉沒成本」,這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花30元看電影,無論電影好不好看,這個錢都回不來了,所以你為了這30元的沉沒成本即使電影不好看也會繼續忍受,不願中途退場。

現在,回過頭再去看日本作者勝間和代寫的《時間投資法》,其中那句「要不惜代價去創造時間,為了創造出時間你要捨得打車」,簡直就是真理。

⊙ 窮忙思維的第二面:消耗有限的自控力

有經濟學家發現,消耗有限的自控力是窮忙思維最致命的一點,經濟學上叫「決策疲勞」。

決策疲勞是指,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做的決定越多,越消耗精力,人也變得越疲憊。當你越疲憊,內心就不願意再一次權衡利弊,導致決策越來越隨意。

我先說個故事,各位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尤其是女性朋友們。

我之前有個同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網上購物,接二連三收到包裹。我問她為什麼這麼痴迷某寶,她回答我:便宜。

有一次,她需要買一瓶50塊錢的洗髮水,卻因為商家「滿199包郵」的優惠,挑了一個小時,硬生生地把購物車裡的商品湊夠199元,以至於買了好多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過了幾天,我便聽到她抱怨湊單買來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即使可以用到也根本不好用——既無判斷力,又無自制力。

她很忙,真的很忙,每天都忙著在網上購物,找便宜貨。

她說,她每看到一件商品,就要關於便宜不便宜、怎麼買最便宜、要不要買、什麼時候買這些問題來回決策,很不果斷,耗盡大量時間,猶豫不決一直挑,而且還買不到幾件合適的。

⊙ 窮忙思維還有第三面:非理性的價值判斷

這點非常容易理解。

今年清明假期,我和朋友去逛宜家,正好碰上床上用品的四件套打折,大、中、小三種規格現在都是249元。

朋友想買最大的那套,即便他知道家裡被子的尺寸是中號,雖然我反覆勸說,他還是選擇了最大的那個,而且還想要為了這個四件套重新買條被子。

這就是典型的窮忙思維,容易在價值判斷上出問題。根據售貨員的經驗:窮人更傾向於買大的——省錢,而有錢人更傾向於合適的尺寸——為了自身需求。這在經濟學上叫「價格歧視」。

聊完了窮忙思維的本質,最關鍵的是如何過渡改變。我們來根據窮忙思維的3種表現逐一對應分析。

1.花錢來節省時間,而不是花時間來省錢

剛剛我們提到《時間投資法》這本書中「創造時間去打車」的觀點,雖然剛畢業時我不理解,但現在我很認同。

書裡寫道,如果要比較幹一件事情、買一個東西值不值的話,一個方法是計算你的時薪來對比,是時薪反映的就是市場對你的價值的認可度。

比如月薪1萬元,一個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時算下來,時薪是50元左右。假設你想買個好本子,要50元,貴吧?

但這個本子有特別的模版格式設計,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畫線了,它未來至少能節省你一小時,這時候你就該把它買下來,而不是買個大路貨的筆記本,自己天天畫線。

打車的邏輯也是這樣,這是一個算經濟賬的思維,買入時間這種更稀缺的資源。通過購買別人的服務,節省自己的時間。

再說的誇張一點,相傳比爾·蓋茨曾說過,「如果我走在路上,我掉了10美元,我不會彎腰去撿。因為我彎腰去撿的功夫,我能掙100美元。」

2. 把重要精力用在核心價值上,減少干擾

任何決策都不要再次要價值上耗費太多精力,減少決策所帶來的自控力耗散,避免做出自己時候最不想看到的那個決定。

蘋果的前掌門人喬布斯的做法雖然有些極端但很具有參考性。喬布斯請他的好友為自己設計出100件黑色高領上衣,因為喬布斯的精力幾乎全都放在瞭如何將手機做到最好,根本無暇顧及穿什麼。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同樣,號稱掙錢速度最快的扎克伯格也根本不在這種無所謂的事上浪費時間。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3. 選擇最合適自己的,不一定要最大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創業者和投資者也陷入了這種窮忙思維。

最常見的論調是,創業團隊初期一定要湊齊最牛的人,阿里的運營、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產品,可這樣的團隊,創業成功率卻不見得高。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最近哈佛大學出了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1

三分鐘熱度

有個同學畢業後進入了外企工作,但由於英語水平有限,畢業幾年到了瓶頸期,遲遲沒有晉升。她知道,英語就是她的攔路虎。

於是,有一天她終於下定決心跟我說要重學英語,還做了個計劃:

晚上下班後,利用空閒時間背單詞、做閱讀,至少2小時;早上6點起床練聽力;上班路上背單詞;中午複習鞏固......

計劃聽上去很完美,她也充滿信心和鬥志。結果,只堅持了不到一星期,計劃再次“流產”。起因只是某一天晚上她加班後到家,倍感疲憊,忍不住對自己說: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說吧......

其後,計劃不斷被破壞:晚上被電視劇、綜藝奪走了注意力;早上怎麼也起不來;中午更是睏意襲來,直接放棄。

“三分鐘熱度”,讓同學的計劃無疾而終。不只是她,我想大部分人都有過“雄心勃勃的制定計劃,心灰意冷的放棄計劃”的經歷。

下定決心健身,但是跑步沒幾天,就放棄了;買了一本好書,翻了幾頁,到現在都還沒有讀完逛完畫展,忍不住報了繪畫班,卻在削鉛筆時就覺得興趣索然;……

心理學上,“三分鐘熱度”可以用“獎勵與懲罰”理論加以解釋,即人們都追逐短期效益的“獎勵”,而忽略潛在危害的“懲罰”。

這種“三分鐘熱度”,是一種即刻的滿足,缺少對長遠規劃和堅持付出的認識。而一個高效和幸福的人生,絕不能有太多的“三分鐘熱度”。

因為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失敗,其實都是源自於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的人,永遠體驗不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後帶來的喜悅。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2

總找藉口,自我設限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這樣觀點:成功的人都特別聰明且有運氣,而自己不夠聰明又沒有運氣,所以難以成事。

作家李尚龍寫過這樣一段經歷:

幾年前,他和同事小方,都在一所城市裡當英語老師。白天上課晚上備課,生活像上了發條,雖累,但重複著。

幾年後,小方依舊在上課,李尚龍則成功轉型成了導演、作家。而小方將李尚龍的成功,歸結為聰明、運氣好,卻完全忽略了他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下班很累,同事打開電視,而他打開電腦;同事看節目,他碼字;同事準備睡,他繼續熬。那段時間,他每天一部電影,每三天一本書。筆記記在厚厚的本子上,光是本子,就寫滿了十多個。

而這些,同事小方都選擇性忽略了,她只會繼續抱怨著工作太累,重複性太高......下班後依舊逛街、看電視、睡覺。

遇到困難,不想承擔,很多人都會自動給自己找藉口,因為這是最容易辦到的事,它是我們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常用的手段。卻渾然不覺,當找藉口成為習慣的時候,人正在變得越來越沒出息。

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說:你一旦為自己找到一個錯誤的藉口,你不久就會再為自己找到一百個藉口。

同時,愛找藉口的人,還習慣給自己設限,殺死自己的潛能力。

習慣在事情還沒做之前,就先否定自己,在自己的心裡默認一個“高度”暗示自己:這件事情我肯定沒辦法做好,就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然後,給自己找了一堆不努力的藉口。

的確,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幫你阻擋任務失敗帶來的挫敗感,並給你帶來良好的自我感覺,但是,它卻剝奪了你“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機會。

3

拒絕學習,放棄成長

上個月,大學同學小松突然在朋友圈曬了一張錄取通知書。原來,她成功考取了中央美術學院的設計類研究生。

頓時,班上的微信群爆炸了。畢竟,我們本科階段的專業,和設計、藝術完全不搭邊。大家紛紛在群裡恭喜她,大讚她有藝術細胞。

出於好奇,我私聊詢問了她是怎麼辦到的。

小松回答:“哪有什麼天賦和藝術細胞。我原本就喜歡設計,但礙於專業所限,沒法從事相關工作。畢業這幾年,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業餘時間、精力,這幾年的工資幾乎全部都花在這上面了。到如今,才終於有所回報。”

小松的話,讓我這個大學畢業後,就幾乎停止學習的人醍醐灌頂。我不禁想,明明是一樣的起點,為什麼會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我悲催地發現,原來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人家一直在學習,而我卻愜意地停了下來。

不聰明、沒運氣、不如對方,都是藉口,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一方以為學習已經停止,而另一方的征途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還沒戒掉以下3個習慣,你會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窮

HBO今年拍攝了一部記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

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巴菲特每天絕大多數的時光,都是獨自一人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辦公室靜靜地度過的。

他每天會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能手機,只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

而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時光靜靜流逝,他從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終生讀書和學習,是巴菲特堅持了一生的習慣和信仰。

這部紀錄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事實:一個人一生如果想要獲得過人的成就,註定離不開終生學習。

的確,持續地學習需要費腦子,自我成長需要不斷和自己作鬥爭。遠遠不如躺在家裡玩手機、看電影來得舒服。

但是,保持好學的心態,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將會是你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