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乾部職工活力 點燃幹事創業激情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了《關於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意見》,要求“努力建設一支忠實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適應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經得起風浪考驗,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幹部隊伍”。

作為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在統籌抓好乾部職工人才培養上,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強保障”的多種方式,在全面提升新區幹部職工的思想素質、職業技能的同時,還想方設法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為打造全省發展戰略支撐和重要增長極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請進來 強化培訓教育

“從倫敦、東京、巴黎等國際大都市的空間發展歷程和規律來看,均經歷了中心城向外不斷拓展,然後逐步穩定,最終形成‘多中心、網絡化’為特徵,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大都市空間格局……”8月17日,一場以“集約化城市規劃技術與策略”為主題的週末大講堂在貴安新區臨時行政中心開講。幾百名來自新區各崗位的幹部職工聆聽了講座。

此次大講堂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宋凌主講。宋凌圍繞對集約化認知、集約化分析、戰略與案例、經驗和教訓、集約化策略和集約化思考6個方面,通過列舉案例和數據的方式進行講解。一堂課下來,幹部職工直言受益匪淺。

新區規建局工作人員王佳告訴記者,她已經不止一次參加新區組織舉辦的週末大講堂了,這種講座有案例講解,有數據分析,讓她特別受用。作為新區城市規劃建設部門的一員,這期講座的內容與王佳息息相關,很多好的做法和觀點,以及在新區的規劃建設中需要注意的細節等內容都有涉及。王佳表示,接下來,她將結合業務工作,立足新區實際,認真學習研究,切實把培訓中的好思路、好觀點、好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新區的建設出力。

週末大講堂是新區結合實際,根據不同領域、不同時期、不同的工作重點,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不同主題授課的一種講課方式。講座不僅全面提升幹部職工的個人素養和工作技能,還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走出去 學習先進經驗

在“請進來”的同時,新區還堅持“走出去”,組織幹部職工外出學習。

為了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帶領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前段時間,新區特地組織了一批幹部職工和群眾,前往山東省壽光市學習先進農業技術經驗。回來後,這些人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才能,為當地百姓致富奔小康貢獻新的力量。

“通過走出去學習,不僅讓我瞭解到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還學到了很多管理知識。”馬場鎮王家院村村支書李斌回憶起去山東省壽光市學習的情況時說。

李斌告訴記者,他參加過多次這樣的培訓,覺得非常有意義,“山東省壽光市在大棚果蔬種植上做得非常好,特別是在現代化農業基地、種植技術和現代化管理上,有獨到之處。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回來後,李斌根據王家院村實際情況,帶領村民種植露天草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同時,為了推動大數據產業進一步發展以及促進對外開放,新區不僅請牛津大學的專家前來授課,還組織幹部職工前往美國學習。不少人進步非常大,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另外,針對城市建設、美麗鄉村規劃等不同領域以及重點打造的項目,新區有針對性地組織幹部職工前往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取經”,不斷提高新區幹部職工“八大本領”,增強戰略思維、提高統籌謀劃能力、強化綜合施策才幹。

強保障 解決後顧之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形象地概況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

讓幹部職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後顧之憂,無疑是很重要的。為此,貴安新區服務中心向貴州貴安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租賃岐山臨時安置房7棟樓房共197套住房,解決新區幹部職工臨時住宿問題。同時,為解決幹部職工晚上臨時加班的住宿問題,服務中心還將新區臨時行政中心二號公寓41間房間全部用作加班人員的臨時住房。另外,臨時行政中心1、2、3號食堂還為幹部職工提供早、中、晚餐,節假日期間食堂也會輪流值班提供服務。

據瞭解,自設立以來,新區一共舉辦了34期各類專題培訓班,參加培訓人數達4200餘人(次)。通過專題培訓學習、職業技能培訓和外出學習,新區幹部職工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這不僅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也為新區人才發展、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提供了平臺和支撐。

正是因為新區這些有力舉措,廣大幹部職工始終保持著想幹事、真幹事的奮鬥精神,在工作中,拿出捨我其誰的信念、勇當尖兵的決心,發揚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新區發展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曾瑤 封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