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走腎」的藥物千萬要小心!

腎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基本作用是產生尿液,並通過尿液的排洩,清除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毒素,同時,腎臟通過重吸收功能保留營養物質,而且還參與人體的內分泌。然而,據文獻報道,大概有數百種藥物會產生傷腎的毒副反應,進而引起慢性腎病和急性腎損傷,甚至腎衰竭。對於這樣的藥物。我們在使用時一定要小心!

這些“走腎”的藥物千萬要小心!

一、解熱鎮痛藥

諸如酚氨咖敏片、對乙酰氨基酚、複方鹽酸偽麻黃鹼緩釋膠囊;止痛藥,如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雙氯芬酸鈉製劑、複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塞來昔布等,都可能造成腎損害。

二、降壓藥

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可能引起腎損害。三類藥物都可能引起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其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還有可能通過減少腎臟灌注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對於腎功能中、重度損害的患者,有時候會造成短期內腎功能惡化,這種情況在雙側腎動脈狹窄,同時使用利尿劑、非甾體類抗炎藥,心功能不全、脫水的患者中更容易發生。

三、造影劑

造影劑不僅可引起腎內血管收縮致腎損傷,還可刺激活性氧產生,直接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因此,在使用造影劑前,我們應該全面評估風險,對於既往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和高齡等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使用等滲、低黏度、非離子型造影劑,並儘量減小劑量,避免短期內重複使用。

這些“走腎”的藥物千萬要小心!

四、中藥

馬兜鈴酸會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壁缺血,長期滯留細胞內,導致腎損害。常見的中藥有雷公藤、青木香、益母草、硃砂蓮、關木通等、還有就是婦科分清丸、龍膽瀉肝丸、冠心蘇合丸等中成藥。在使用這些中藥時一定要注意,定期監測腎功能。

五、抗菌藥物

氨基糖苷類藥物比如慶大黴素等對腎毒性很大,是誘發藥源性腎損害的最常見原因。發生腎損傷的臨床表現為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嚴重時出現少尿、無尿或急性腎功能衰竭。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這兩種藥物可導致過敏性間質性腎炎,表現為皮疹、關節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其他如喹諾酮類藥物(環丙沙星和諾氟沙星等)、紅黴素、林可黴素、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和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拉米夫定和干擾素等)等亦可引起腎臟損傷。

藥物引起的腎損害,如急性腎衰竭,早期會出現少尿、無尿、高鉀血癥、代謝酸中毒等症狀,有的患者之前還會出現乏力、腰痛、高血壓等症狀,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點,病因可分腎前性如失血、休克、嚴重失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等,如果患者吃一些藥物後,出現以上不適症狀,應該及時檢查。

我是宋藥師,黃藥師的宋,快關注我獲取更多用藥知識吧!

這些“走腎”的藥物千萬要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