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蘋果市值1萬億美元,A股總市值6萬億美元,A股大約等於6個蘋果」的說法?

晴天閱


根據今年9月12日的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目前深市股票總市值約為17.92萬億,而滬市總市值約為28.35萬億,滬深兩市合計總市值約為46.27萬億。然而,按照這一股票總市值水平分析,卻僅有約6.7萬億美元的總市值規模。

其中,有兩組數據值得我們去參考,一組數據是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2017年GDP總值錄得82.71萬億,相應的證券化率僅有56%左右的水平。如果按照今年6.5%以上的增速來看,恐怕證券化率更低,甚至可能不足50%的水平;另一組數據則是美股上市公司蘋果的總市值已經突破萬億美元關口,目前達到1.07萬億美元以上的總市值水平。言下之意,如果按照A股市場6.7萬億美元左右的總市值規模分析,實際上也相當於僅有六個蘋果公司的市值水平。

實際上,與蘋果公司相比,另一家美股著名上市公司亞馬遜一度觸及萬億美元的大關,而如今即使出現回落走勢,但依舊保持在9500億美元以上的水平。簡而言之,如果蘋果公司與亞馬遜兩大美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加起來,將會達到約2萬億美元的水平,而這兩家美股上市公司就可以達到A股總市值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平了。

十多年前,無論是蘋果公司還是亞馬遜,都似乎沒有產生出足夠大的影響力與知名度,而其股票價格的表現,也並不起眼。但是,經過了這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公司與亞馬遜卻給了投資者實實在在的巨大投資回報率,而長期持股者、戰略投資者也基本上見證了蘋果公司與亞馬遜的高速發展,這也是讓投資者享受到優質上市公司高速發展的成果。

A股總市值只剩下六個蘋果公司,這確實顯示出兩大證券市場之間的巨大差距。但是,通過這一現象,卻給我們看到了彼此之間的差距,只有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距離,認識到不足,那麼才有望對症下藥下功夫,奮起直追。


郭施亮


“蘋果市值1萬億美元,A股總市值6萬億美元,A股大約等於6個蘋果”這不是說法,而是事實。

數據顯示,9月12日收盤,滬市總市值約為28.35萬億人民幣,深市股票總市值約為17.92萬億人民幣;滬深兩市合計總市值約為46.27萬億。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滬深股市總市值相當於6.7萬億美元。

蘋果公司是歷史上第二家總市值破萬億美元的企業(第一家破萬億美元市值的是2008年的中石油),也是全球第一家市值破萬億的高科技企業。一家企業市值破萬億美元,而滬深股市上市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500家,總市值只有蘋果的6倍多。

換一句話來表達,就是滬深股市3500多家企業的市值,只相當於6個蘋果!

有網友戲言,之後剩下6個核桃,然後是6個芝麻。

也就是中國最領先的3500多家企業,市場價值只相當於6家蘋果,這是對A股最大的諷刺。

2018年以來,中國股市持續下跌,是多種原因決定的。與目前的國際貿易爭端有極大關係,但這不是核心原因。

核心原因在於,中國股市制度建設方面,一直沒有做到位。股市應該是經濟的晴雨表,上市企業應該是一個國家最優秀的那一批企業,而股市在制度建設上,應該是讓投資者分享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紅利。

但我們沒有做到。我們做到的是,股市成為韭菜地,一茬一茬割韭菜,只注重融資,或者說圈錢,而不注重對投資者的回報。讓投資者對股市逐漸喪失信心,最終用腳投票,逃之夭夭。

股市淪落到今天的地步,不是投資者的問題,還是在制度建設上的問題。當一個市場不能為投資者帶來回報的時候,投資者轉身就走,這是正常的。

怎麼樣才能讓A股健康成長,國外有先例,國內有不少專家的真知灼見,但關鍵在於監管層,不在其他。


波士財經


諾大的中國股市,真不敢想象,只剩6個蘋果了!A股被低估了,還是蘋果被高估了?而且,市場預期股市還沒有見底,搞不好,變身6個核桃,6個花生!

屋漏偏逢連夜雨,日本股市也超越中國A股,成全球第二!

十年一夢,A股卻從哪裡來,回哪裡去。2008年8月7號上證收盤2717點,2018年8月7號上證收盤2779點。

為什麼我們的A股原地踏步?股市運作不規範,功能無法有效發揮,投機氣氛濃厚,是關鍵因素。 比如,上市公司質量不高。表現為:部分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違規操作,法人治理結構形同虛設,信息披露失真。 再如,市場化退市機制不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一直未能真正有效付諸實施,退市大多是個案處理,導致造假上市、虛構利潤現象愈演愈烈。

別看我們股市不行,我們的房地產長臉。房子為什麼厲害?房子靠的是6個錢包!

…………………………………………………………………


史晨昱


第一:美國有科技,中國有地產!雖然,7個蘋果可以買下整個A股,但是,我們不怕,因為還有另外一個數據,截至今年,6個上海(上海地產總市值39.35萬億美元)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美國地產總市值31.8萬億美元)。

第二:美帝開設股市的宗旨:讓國民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讓百姓有錢),而不是直接融資(讓企業有錢)。黃奇帆曾說:80年代美股上市公司3千個左右,到2000年還是3千個。2008年金融危機前還是3千個左右,2018年依然是3千個。也就是說,在近40年的時間裡,美國股市的上市公司數量沒有增加,既使在經濟困難的“次貸危機”期間,美國也沒有采取“擴大直接融資”的做法。事實證明:它們的路是對的。股市漲,百姓富,增加消費,拉動經濟,良性循環。

第三:美帝歷屆總統都深喑股市對經濟的重要性,特朗普對股市更是呵護倍至。有人說:股市漲太多,有風險,只有股市下跌,才能防範風險。說這話的人經濟知識是體育老師教的,為什麼呢?股市下跌,老百姓財富縮水,減少消費,企業產品賣不出去,效益下降,股市下跌,老百姓財富縮水…惡性循環。

第四:在全球股市高歌猛進的情況下,A股卻連連下跌,現在,6個蘋果都能買下整個A股了。值得深思。


譁山論劍


A股2017年上市公司淨利潤總和3.3萬億元,A股2018年9月12日總市值46.34萬億元。假設2018年到2028年,A股所有公司年均淨利潤增長8%,那麼2027年所有A股公司淨利潤7.12萬億元。

2017年,蘋果公司淨利潤20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360億元,蘋果公司2018年9月12日總市值10678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7.26萬億元。假設2017年到2028年蘋果淨利潤同比年均增長20%,那麼2027年,蘋果公司的淨利潤是0.84萬億元。

A股利潤增長實現可能性高,蘋果保持10年20%淨利潤增長可能性低,很難做到,樂觀估計蘋果可以做到。

再看分紅,A股2017年度所有公司年度分紅0.846萬億,假如A股每年現金分紅同比增加5%,從2018年到2027年,預計10年間獲得的總分紅是11.17萬億元。

蘋果公司最不捨得分紅,假設蘋果每年分紅比例20%,那麼,從2018年到2027年,蘋果10年分紅預計是0.85萬億元人民幣。

現在,以46.34萬億元買下整個A股,扣除未來能得到的11.17萬億元分紅,等於買下A股花費35.17萬億元。總體分紅金額等於總投入的24%!

現在,以7.26萬億元買下整個蘋果公司,扣除未來克得到的分紅0.85萬億,等於買下蘋果公司花費6.41萬億元,總體分紅金額等於總投入的11.71%!

分紅A股整體會高於蘋果,原因是A股很多好公司現金分紅比例相當大。

A股,2027年根據前面假設A股總利潤是7.12萬億元,買下整個A股相當於現在以35.17萬億買10年後的7.12萬億,溢價倍數35.17/7.12=4.94倍。

蘋果公司。2027年根據前面的假設,蘋果公司的淨利潤是0.84萬億,買蘋果公司相當於以6.41萬億元買下10年後的0.84萬億,溢價倍數6.41/0.84=7.63倍。

顯然可以看出,A股分紅回報高於蘋果公司,溢價倍數又低於蘋果公司,顯然A股明顯便宜得多。

再看安全性,整個A股市場,所有的公司,整體是不是比蘋果公司生存力強?A股中許多公司都是行業老大,有的甚至現在或者未來是全球行業老大。但是蘋果公司不同,中國手機崛起,蘋果公司的地位很危險。未來十年業務蘋果公司就是下一個諾基亞呢?

結論就是,上面對蘋果公司未來十年的假設,是超級樂觀的,而對A股的未來十年假設,是比較保守的。

因此,結論就是蘋果公司的股價對比A股,貴的不堪入目。

其實不用計算,直接一句話,6個蘋果公司,能夠與A股3500家公司值錢?不可能,要知道這些公司分散在各行各業!包括巴菲特,都可能被蘋果坑,股神晚節不保。


西格瑪的化學


這個說法雖然屬實,但是隱含了很多蹊蹺:

1、a股總市值等於6個蘋果市值,實際上是a股的流通值等於6個蘋果,a股企業還有有大量的非流通股,不能簡單的認為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只值6個蘋果。

2、納斯達克總市值不過7萬億美元左右,除掉蘋果,納斯達克總市值也只有6個蘋果。

3、美國現在是牛市,a股是熊市,蘋果的市盈率目前略高於a股整體市盈率。

4、由於國內a股市場資金量的問題,國內大量的優秀科技巨頭無法在a股上市,只能選擇港股或者納斯達克上市,諸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之類,中國的科技巨頭們的總市值可不低,而且尚有華為等未上市的科技巨頭。

5、蘋果之所以市值如此之高,是因為蘋果有強大的現金儲備,而這些現金儲備有很大一部分會在二級市場投資自己的股票,從而推動蘋果市值穩步增長。


天降殺雞


其實15年牛市高峰時估值,也就是現在10個蘋果而已。只是如今擠掉了創業板的泡沫,加上全球(除老美)的資產承壓下,我國金融去槓桿,中美貿易摩擦陰雲籠罩,市場低迷,如今依然跌至6個蘋果。

目前已經被小日本超越了,再跌下去,也就只能跟老美的幾家巨頭公司比了。

這些年來,國改“煤飛色舞”石油化工、喝酒吃藥大藍籌基本撐起了大半個A股的天下,傳統行業夕陽行業盛行(抽血啊),而創業板經歷2015年“捧殺”講故事後,現在還在還債,高新企業呢,IPO越發越多,多而不優,獨角獸好公司如“小米”,CDR“阿里京東”都不敢回來了,因為市場無吸引力。

而退市黑天鵝多等弊病,我們只能等慢慢消化跟完善制度保護中小股民投資了,我相信,未來是我們的孫子兒子的天下。

反正,市場不好,肯定是你們這屆股民不行啊!不夠團結,為國爭光!

3年間,我跟A股一起損失了4個現在蘋果的市值,也就4萬億美元而已吧。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熊市漫漫,有你相伴,來波關注!謝謝大家


股海獵人


別國的股市都在創新高,但諾大的A股卻跌跌不休,上週持續多年總市值第二的寶座也讓小日本給搶了,真是窩火。隨著納斯達克指數不斷創新高,蘋果科技的市值也終於突破了1萬億美元,成為了全球首家過萬億的科技公司,而再看看癌股,市值就剩6個蘋果了,再不行動起來,搞不好剩六個核桃,情何以堪!

遙想當年,在2007年中石油上市第一天,市值84491億,摺合1.2萬億美元,a股指數也在6000點左右,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近10年過去了,別人家的大盤都在進步,唯獨大a股逆生長,還出現了負增長,真是可悲可嘆。中石油雖然還是萬億,只不過單位從美元變成了人民幣。

說道美國股市,撐起大盤的都是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而a股動不動就是喝酒吃藥行情,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可別人是實實在在的體現在各個層面,我們只是口號而已,每次都說要保護投資者,結果受傷的永遠是小散韭菜,每次強調要防止暴漲暴跌,結果通過特停、不斷髮新股,暴漲是控制了,可暴跌不止呀!作為韭菜,真的是說多了都是淚,養老金入市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搞不好又是老鄉別走的反彈行情,但願每次都不要是同一種劇情,我寧願相信此前不救市就是為了給其挖出一個黃金坑,真的一直跌下來太折磨人了。別人家的股市是十年長牛,真的,我們只要一年牛市都滿足了。


大家對於中美股市的強弱差異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侯賢平


看看長生

看一些國字號那些個

看看華誼兄弟

就說我一個知道的上市企業吧,我們縣的叫冠幅家用

大老闆有錢的要死,超級有錢

都是各種套用股東的錢,上市公司股價越來越低,他越來越多的錢,反正退市跟他沒有影響

股市你們去看一下線就知道了,

這絕對不是個例!

所以中國股市能買就是吃屎


二樓是我的了


2018年股市縮水比較嚴重,從年初至今下跌幅度超20%,同時由於近期市場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國A股總市值被日本再次超越,目前僅剩6萬億美元,同時美股的蘋果公司首次成為全球突破萬億市值公司,也就是說A股大約等於6個蘋果市值。同時,位於蘋果下方的亞馬遜、微軟、谷歌都已經市值超過八千多億美金,也基本接近萬億水平。據統計,美股前十名公司總市值已經超過A股全部市值總和。

股市市場其實也是能夠反映出國家經濟發展體量,截止2017年末統計,全球GDP排名依然是美國第一,將近20萬億美元。中國排名第二,總計13萬億規模,日本排名第三,只有4萬多億。從這個上面看,日本GDP總量與中國相差甚多,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多點,但是日本股市的總市值卻已經超過中國。而且,我們與美國經濟總量相差大概40%左右,但是資本市場相差的卻太多。

根據統計美股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可以發現,美國主要排名前十的為互聯網科技企業,一直就在說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對於國家也一樣,擁有頂尖的科技企業,國家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對於我們A股來講,更多的是銀行保險為主的傳統型企業,真正在科技領域還是未能與美股相提並論。不過,A股市值目前已經跌到這個程度,連美國前10名股市總市值都不到,僅僅就相當於6個蘋果市值,也的確讓人很尷尬!

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一定是股市大漲,市值大增,才能意味著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希望,上市企業市值大增,融資金額就會大增,那必然也會加快上市企業的發展速度,如果市值一直減少,一家企業去年可以融資10個億,今年僅可以融資5個億,對於企業來講肯定是發展較慢。我們國家的上市公司主要缺什麼?就是缺現金流,但是再看看美國的上市公司,蘋果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現金流,僅賬上現金2500億美金,這是相當可怕的,有充足的現金流就表示,蘋果公司有源源不斷的血液供企業運轉。

我們A股也的確需要隨時做好衝鋒的準備,目前市值已經被小日本超了,不管怎樣怎麼也得守住全球第二大的資本市場吧!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本人問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