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在歷代山水畫家眼中,冀中平原,是太行山脈的留白,既無溝壑,又無塊壘,放眼望去,一覽無餘,除了月亮和星空之外,沒有神秘的東西,為之徒耗筆墨,有何意義?

可是,冀中平原有著密集的村莊和肥沃的農田,有幾千萬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不能被藝術史忘記。我們應該靜下來,聽一聽鄉親們的心曲。

在保府雄州(編者注:現河北雄安新區雄縣),有位耄耋老者告訴我,這裡並非一張白紙,反倒發生過許多神秘離奇的事,如果一一記錄下來,不亞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有一次,連降暴雨,洪水來襲,全村老少爬上房頂,孤立無援、悲觀絕望時,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咚的一聲巨響,洶湧的洪水竟然迅速撤退了。有一次,鄰村莽漢將一位姑娘拽進玉米地,欲行不軌之事,突然一隻瘋狗衝過來,咬斷莽漢的手臂,叼著就跑了。村民們聞聲趕來,搜遍這片農田,也沒找到那條瘋狗,莽漢從此獨臂……這些詭異的景象,都是人們親眼所見,細思恐極,不寒而慄,又無法解釋,於是謠言四起,鬼狐精怪,甚囂塵上。

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一九六四年,人們打井時,鋼管碰到了硬物,怎麼也打不進去,挖開後發現大量古代青磚,以為挖到了古墓。文保人員趕到現場,撥開洞口鑽進去,沒有發現棺槨葬品,除了地道之外,還是地道,彷彿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地下迷宮。於是,人們恍然大悟,此前諸多神秘現象,都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一座古代的軍事工程,洪水和瘋狗,都消失或隱藏在其中。

村民們想明白了,考古專家卻陷入歷史的迷宮中。專家們根據地道出土的青磚等文物來判斷,這是宋遼年間修建的地下古戰道,但遍查《宋史》《遼史》等書,發現正史均無明確記載。這是怎麼回事?

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專家估計有兩種可能:一是該工程純屬國家機密,官方文件和史料有意迴避;二是宋史由元人書寫,元人也不知道有此工程。

這次考古發掘,無意中揭開了宋遼古戰道的神秘面紗。隨後,永清、霸州、文安也相繼發掘出古戰道遺蹟。這些古戰道若連在一起,長六七十公里,儼然是一座巨大的地下長城,能藏十萬雄兵。那麼,這座地下長城又是誰主導修建的呢?

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北宋年間,冀中白洋淀一帶,正是宋遼兩國的邊境所在。雄縣西南有座“瓦橋關”,是宋朝名將楊延昭鎮守的三關之一。明嘉靖二十六年編撰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清光緒三十一年所編《雄縣新志》載,“雄城中園通閣山門前一井,故老鄉傳霸州城內亦有井與此穴相通,宋初兩城守將計軍事遣使於穴中往返,外人不知也。”

而《宋史·何承矩傳》載,滄州節度副使何承矩上疏,在順安寨(編者注:地處現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的西面鑿開易河蒲口,引水向東注入大海,利用白洋淀一帶的沼澤,築堤貯水作屯田,阻斷遼軍騎兵南下之路。在灘塗湖泊播種水稻,“收地利以實邊,設險固以防塞,春夏課農,秋冬習武,休息民力,以助國經。如此數年,將見彼弱我強,彼勞我逸,此御邊之要策也。”宋太宗趙光義採納了何承矩的建議,任命何承矩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主持此事。何承矩利用河溝水網,構建了一座耕戰結合的“水長城”。至今白洋淀周邊的村莊,多以“某某寨”“某某營”為名,就是當年的屯兵之處。淳化四年,何承矩被提升為雄州知州,遼軍來犯,何承矩大敗遼軍。而雄縣、霸州、永清一帶的古戰道,或許就是“水長城”的配套工程。

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其實,白洋淀本身就是一座“水長城”,白洋淀大堤是燕南長城遺址,而古戰道又是一座地下長城。在這裡,長城“三位一體”,又渾然一體。

究竟是誰修建了地下古戰道?楊延昭?何承矩?還是另有其人?專家們非常謹慎,而百姓們只認可一人,那就是楊延昭。因為楊延昭鎮守邊關二十多年,說古戰道是他修建的,也極具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楊家將的故事早已經被藝術化,通過評書戲曲的演繹和傳播,滿門忠烈,在人們心中紮下了根。

冀中平原無險可守,無山可依,傳說中的楊家將總是用兵如神,有時楊家將從天而降,與遼軍正面對峙,有時利用八陣圖,從遼軍的背後殺出,戰勝遼軍後,又迅速消失。宋遼古戰道的發現,給這些民間傳說,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很多人認為,楊家將就是憑藉地下古戰道傳遞消息、運送兵馬、儲存裝備,出奇兵致勝的。

不要小看民間傳說,它不僅僅是正史的補充,更是山水的倒影,是民心的鏡像。飽經戰爭之苦的人民,需要英雄來拯救大家的靈魂。從古巴比倫《吉爾伽美什史詩》,到古希臘《荷馬史詩》,到漢樂府《木蘭辭》,再到《楊家將》《岳飛傳》,乃至我國藏族的《格薩爾王傳》,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有英雄的民族,才有朝氣和血性,才能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文明。

外面烈日灼心,汗流浹背,鑽進宋遼古戰道,立刻感覺涼爽至脊髓,彷彿穿越到了刀光劍影的北宋。讓人不禁想起抗日戰爭時期以冉莊為代表的地道戰。雄州古戰道深藏於四五米深的地下,全部由青磚砌成,連綿六七十公里。而清苑縣冉莊地道非常淺,全是土質,多是由各家各戶的地窖串聯而成,很少與外村相通。可以說,二者毫無關係,但又同出於冀中平原這片熱土,同出於保定這方人民。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每個人的命運都像螞蟻一樣渺小。但當國家遇到危難時,當民族需要救亡時,他們立即變成“螞蟻雄兵”,擰成一股繩,啃起了硬骨頭,在地下默默地挖掘著,建起偉大而獨特的國防工程。

雄安千年古縣地下奇蹟工程:古戰道與水長城

雄州宋遼古戰道結構複雜,有引馬洞、藏兵洞、議事廳、料敵洞、迷魂洞等戰鬥功能,還有照明、通風、排水等設施。考古人員在古戰道里發掘出一口釉質大水缸,除了盛水的功能外,還可將水缸倒扣在地上,檢測敵情。士兵將耳朵緊貼缸底,可以聽到遠方千軍萬馬奔騰而來的聲音。

雄州古戰道的名氣,無法與八達嶺明長城相比,是因為目前展示出的規模不夠大。古戰道處於地下,發掘清理的難度極高,還得搬遷上面的村莊、企業,工程量不亞於重新建一座長城。為了不擾民,只好長期擱置。但它作為世界上僅有的古代地下軍事工程之一,其建築形式是獨一無二的,應該在藝術史佔有一席之地。

我作為一個在冀中平原出生的人,重回雄州探訪,就是一場尋根之旅。沒有想到,古戰道像大樹的根一樣,扎進歷史深處。我們走在黑暗的古戰道里,就是行走在逶迤蜿蜒的樹根中,一個民族具有如此發達的根系,堅忍不拔的個性,肯定能夠抵禦乾旱、洪水和大風,能夠戰勝任何困難和敵人,創造出更加璀璨的文明。未來將再次證明,雄州之雄,雄安之雄,絕非浪得虛名。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