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兵家大佬被稱爲「武廟十哲」 他們之中誰最配得上這個稱號?

與祭祀孔子的文廟相對,武廟的建立來自唐朝開元十九年,玄宗為表彰祭祀歷朝歷代的名將們所建立的廟宇。

武廟以周朝的開國太師,姜太公為主祭,漢朝的留候張良為配享,並又將歷朝歷代的十位名將從之,而這十位名將就被稱之為"武廟十哲"。

十位名將之中包括張良,分別位列在主祭的姜太公的左右。

左列起:分別是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左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這些兵家大佬被稱為“武廟十哲” 他們之中誰最配得上這個稱號?

右列起:分別是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這就是最初時武廟中的十位名將,被稱之為武廟十哲。

武廟十哲之中,秦武安君白起不必多說,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大將軍,百戰百勝,一生無敗,一生殺敵無數,功無可封。

這些兵家大佬被稱為“武廟十哲” 他們之中誰最配得上這個稱號?

韓信,漢朝的開國名將,與張良蕭何並稱"漢初三傑",一生用兵如神,百戰無敗,甚至擊敗了不可一世,天下無敵的項羽,韓信排在這裡,名副其實。

諸葛亮,或許大家更加熟悉的是他的智謀,但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也是相當之強,只不過是他會的太多,以至於對比起來,他的領兵能力就不太顯眼了。

李靖,唐玄宗封的武廟十哲自然要有唐朝的開國第一名將了,李靖被稱為大唐的軍神,一生戰功赫赫,排入武廟並無問題。

李勣,這一位大家或許不太熟悉,他原名徐世勣,也是唐朝的開國名將,與李靖並稱,歷經唐朝三代,深受信任 ,曾隨唐太宗平定四方,並大破東突厥,高句麗,為大唐開疆拓土。

張良,張良不但是武廟十哲之一,甚至還是僅次於姜太公的配享,可以說是武廟中的二把手了。至於為什麼主要職位是謀士的他為什麼會列入武將,就不知道玄宗是怎麼想的了。

這些兵家大佬被稱為“武廟十哲” 他們之中誰最配得上這個稱號?

田穰苴,年代久遠,流傳事蹟不多。

孫武,這個名頭就非常的大了,流傳萬古,價值不可估量的《孫子兵法》就是這一位的著作。

吳起,與白起一字之差,但是要早於白起,著有《吳子兵法》,流傳甚廣。

樂毅,戰國時期的名將,統帥燕國等五國的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城,創下了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後世形容一個人多麼能打仗,常常都會比之樂毅。

這些兵家大佬被稱為“武廟十哲” 他們之中誰最配得上這個稱號?

那麼以上,就是武廟十哲的大略介紹。其實在唐之後,武廟十哲的這十位是有所改變的。就如白起就被請出了武廟十哲,後來吳起也被請了出去,降為為了七十二名將。

此後的朝代之中,都略有所調整,不過大多數上,沒有動過變化。

那麼,你們認為誰是最配進入武廟的名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